[实用新型]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39113.4 | 申请日: | 2010-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吕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纪坤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2;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38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线缆 连接器 | ||
1.一种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包括正极插头(1)和与其对插连接的负极插头(2),其特征是: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的非对插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母(3),连接光伏线缆的正极端子(4)卡设在正极插头(1)的内孔中,负极端子(5)卡设在负极插头(2)的内孔中并与正极端子(4)电性连接,密封螺母(3)的内腔中设置有可穿设过光伏线缆的弹性密封件(6),在密封螺母(3)分别拧紧在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的过程中,弹性密封件(6)径向收缩而包紧在穿设过的光伏线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插头(1)前端具有插接圆柱(11),正极插头(1)上位于插接圆柱(11)后部且相对于插接圆柱(11)中心对称设置有弹性搭臂(12),负极插头(2)的内孔前端部为可供插接圆柱(11)插入的插接内孔(21),负极插头(2)的前端具有供弹性搭臂(12)弹性卡入的搭接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插头(1)上位于插接圆柱(11)后部、弹性搭臂(12)之间开设有环状的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内设有密封圈(7),在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对接后,插接内孔(21)前端部的内壁压紧住密封圈(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端子(4)的前端具有弹性内孔(41),负极端子(5)前端具有导向球面(51),负极端子(5)通过导向球面(51)的导向而卡接入正极端子(4)的弹性内孔(41)中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螺母(3)的内腔内壁与弹性密封件(6)之间设有收紧圈(8),收紧圈(8)环套在弹性密封件(6)的外表面上,密封螺母(3)的内腔具有锥体段(31),收紧圈(8)一端具有与所述锥体段(31)相配合的突出斜台(81),在密封螺母(3)拧紧在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的过程中,所述圆锥段(31)的斜面压迫收紧圈(8)的突出斜台(81),使收紧圈(8)产生径向收缩而将弹性密封件(6)的前端部压紧在穿设过的光伏线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的后端分别具有密封槽(14),弹性密封件(6)的后端部具有密封圆台(61),在密封螺母(3)拧紧在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的过程中,弹性密封件(6)的密封圆台(61)被压紧在密封槽(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的内孔后端部分别具有内凹槽(15),所述的内凹槽(15)内设有用于卡住正极端子(4)和负极端子(5)后端部的限位环(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线缆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插头(1)和负极插头(2)的外表面上分别具有装拆时方便手指拿捏的曲状防滑面(16),负极插头(2)的外表面上近搭接孔(22)处具有在弹性搭臂(12)弹性卡入或退出搭接孔(22)时便于着力的纹状斜面(23),所述的密封螺母(3)的外表面上周向等分设置有至少4个指状的内凹平面(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纪坤,未经吕纪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1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防滑的捆扎机及其绞扭机构
- 下一篇:柔性包装材料主动成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