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风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8972.1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洲;周立;周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洲;周立;周保民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6/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3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用药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病的中风贴。
背景技术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目前国内对于中风病人的治疗只有口服药物或辅以理疗、按摩和针灸等,而没有使用方便的中药外用贴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病人的中风贴。该中风贴为一中药贴剂,不仅疗效好,而且使用简单、方便,并能够适用于各种中风病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风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表面上涂有粘接剂的贴片和与贴片通过所述粘接剂重合粘接的护贴,所述护贴与贴片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粒药片,所述药片与贴片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药物渗透的防渗膜,所述贴片与护贴之间还设置有防粘片。
所述防渗膜与所述药片之间设置有带凹槽的弹性垫。
上述的中风贴,其特点是:所述贴片的形状为五瓣梅花形。
上述的中风贴,其特点是:所述贴片的形状为方形。
上述的中风贴,其特点是:所述贴片的形状为圆形。
上述的中风贴,其特点是:所述贴片的形状为耳朵形。
上述的中风贴,其特点是:所述防渗膜为珠光膜。
上述的中风贴,其特点是:所述贴片上设置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使用方便。
(2)治疗效果好,病人使用无痛苦。
(3)适合于对各种中风病症的治疗,既治标,又治本,通过临床上万个病例观察,总有效率为92.8%,即效率为36%。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贴片; 2-护贴; 3-药片;4-防渗膜;
5-弹性垫;6-防粘片;7-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侧表面上涂有粘接剂的贴片1和与贴片1通过所述粘接剂重合粘接的护贴2,所述护贴2与贴片1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粒药片3,所述药片3与贴片1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药物渗透的防渗膜4,防渗膜4为珠光膜,为了便于使用时能迅速将贴片1与护贴2分离,位于贴片1的边缘处,在贴片1与护贴2之间还设置有防粘片6,在设置防粘片6的地方,由于防粘片6的隔离作用,贴片1与护贴2不会粘接。
所述防渗膜4与所述药片3之间设置有带凹槽的弹性垫5,所述凹槽用于放置药片3,对药片3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贴片1材料采用无纺布、水刺布或医用橡皮膏,当贴片1采用医用橡皮膏时,由于其透气性较差,因此在贴片1上设置有直径为0.2-0.4cm,间距为1cm的透气孔7。
所述贴片1的形状为五瓣梅花形。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贴片1的形状为方形,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贴片1的形状为圆形,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贴片1的形状为耳朵形,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贴片1材料采用无纺布、水刺布或医用橡皮膏,当采用医用橡皮膏时,因其透气性较差,在上述橡皮膏上设置直径为0.2-0.4cm的透气孔7,透气孔间距为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洲;周立;周保民,未经周洲;周立;周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8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相流喷射式升压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风能发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