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坞或建筑用钢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8657.9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高进贤;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神力吊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B63B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坞 建筑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船坞或建筑用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船坞进行造船、维修时,为避免船舶倾倒,或使得局部焊接的构件能稳定地安放在相应位置,以便进一步进行焊接和安装,需要将该船舶或其构件预先固定,在固定时,可以用钢丝绳牵拉、用钢管焊接支撑等技术手段,但这些手段均不够安全,同时,也不方便进行位置的调整。在建筑上同样存在相应问题,一些建筑构件需要牵拉固定,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足够安全的固定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坞或建筑用钢拉杆,使其能对相应构件良好固定的同时,还能对其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坞或建筑用钢拉杆,包括经调节套筒依次相连的至少两根杆体,所述调节套筒两端设有牙向相反的内螺纹,杆体端部与相应调节套筒的内螺纹相啮合安装,位于两端的杆体的外端设有连接件。
该装置使用时,一端的连接件可与建筑或船舶构件相连,另一端的连接件可与固定物或其他构件相连;通过在不同受力位置设置多个该装置,可将相应构件进行固定,在固定时,通过旋动调节套筒,可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有效连接长度,以达到调整位置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及时调整张力,同时,也可调整相应构件的姿态;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建筑与船坞上。
为便于与金属构件上焊接的连接耳相连,所述连接件为U型卡环,U型卡环一端与相应杆体端部之间经螺纹相连接,U型卡环的另一端设有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之间设有销轴。通过销轴穿入连接耳中,可方便地与相应构件相连。
为保证杆体等强度,所述杆体包括两端的螺纹段和中间的杆体本体,所述螺纹段的根径与杆体本体直径相等。为便于制造,所述螺纹段和杆体本体之间焊接连接。
为保护外露的螺纹,以方便调整,所述调节套筒两端连接有套装在相应杆体上的长护套,U型卡环与杆体的连接端设有套装在杆体上的短护套。
为保证该装置能方便地与建筑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杆、螺母和垫片,连接板平行设置有两块,两块连接板的一端与杆体相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垫片套装在连接杆上,螺母啮合设置在连接杆的外螺纹端。通过连接杆、垫片和螺母,可将该装置埋置或穿过相应的墙体、混凝土固定件等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连接板相连接的连接杆端部、杆体端部分别设有一个膨大部,所述膨大部与杆体本体或连接杆本体之间焊接连接。膨大部、杆体本体、连接杆本体可分别制造,再进行焊接连接,可明显降低成本。为保证杆体等强度,所述与调节套筒连接的杆体的螺纹段根径与该杆体本体直径相等,该螺纹段与该杆体本体之间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船坞用钢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又一种船坞用钢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一种建筑用钢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其中,1销轴,2U型卡环,3短护套,4杆体,5长护套,6调节套筒,7连接板,8铰接轴,9连接杆,10垫片,1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一种船坞用钢拉杆,包括经调节套筒6相连的两根杆体4,调节套筒6两端设有牙向相反的内螺纹,杆体端部与相应调节套筒6的内螺纹相啮合安装,位于两端的杆体4的外端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为U型卡环2,U型卡环2一端与相应杆体4端部之间经螺纹相连接,其中的一根杆体两端均为正牙螺纹;另一根杆体的一端为正牙螺纹,另一端为反牙螺纹;U型卡环2的另一端设有U型开口,U型开口之间设有销轴1;调节套筒6两端连接有套装在相应杆体上的长护套5,U型卡环2与杆体4的连接端设有套装在杆体上的短护套3,长护套5和短护套3可保护螺纹。
实施例2
如图3-4,为又一种船坞用钢拉杆,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杆体4包括两端的螺纹段和中间的杆体本体,螺纹段的根径与杆体本体直径相等,该螺纹段和杆体本体之间焊接连接,制造时可分体制造不等径的杆件,再焊接连接,然后车制螺纹。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神力吊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神力吊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8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