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弯梁摩托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8498.2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段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申派姆(加拿大)重庆氢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张先芸 |
地址: | 40008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摩托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特别是一种电动式的弯梁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节能环保和电动车辆更顺应时代的需要。电动摩托车其装有可驱动车轮的马达,由蓄电池提供电能,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但是,现有的电动摩托车结构单一,主要以踏板车车型为主,这种结构的电动摩托车中,为了提高蓄电池的摆放空间,蓄电池设置在车身后方的杂物箱下方,导致整车重量分布不均,轴重不合理,重心靠后,在爬坡时车辆不易控制,容易出现事故。
而现目前的弯梁摩托车具有载货灵活性好,舒适性好等特点,能适合各种复杂路况等特点,但其动力发动机都是以燃烧柴油为驱动力,由于排放一定的废气,不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城市中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生产摩托车的企业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现目前的弯梁摩托车车架是一款比较经典的摩托车车架结构,不能直接用作电动摩托车车架。其结构包括前端斜向上设置、后端向下弯曲设置的主梁管;主梁管中部位置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个向后上方延伸的边管;主梁管后端向下弯曲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个向后上方弯曲的下支撑管,两个下支撑管的后上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边管上。
故如何利用现目前的弯梁摩托车车架,开发设计一种适用于电动摩托车的车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电动摩托车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安全性能更可靠整车重量分布均匀,使车辆爬坡时更加容易控制,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摩托车车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弯梁摩托车车架,包括前端斜向上设置、后端向下弯曲设置的主梁管;主梁管中部位置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个向后上方延伸的边管;主梁管后端向下弯曲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个向后上方弯曲的下支撑管,两个下支撑管的后上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边管上;其特点在于,所述主梁管后下端前方位置设置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内安装有多个蓄电池。
具体地说,本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弯梁摩托车车架基础上加以改进,在主梁管下端前方位置增设了安装框架和蓄电池;使其成为一款电动摩托车车架。由于该蓄电池安装部位位于整体车架的中下部靠前的位置,而车辆行驶时驾驶员位于车架中部靠后的位置,这样即使得车辆行驶时整体重心位于车架中间位置,所以车辆行驶时,尤其是爬坡时更容易控制,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另外,由于本车架是在传统的弯梁摩托车车架基础上改装得到,故生产时无需为车架主体设置新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实施方便,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具备了传统弯梁摩托车自身的载货灵活性好、舒适性好等等优点。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由钢管构成的第一承载支架和第二承载支架,以及分别安装固定于第一承载支架和第二承载支架内的电池盒;所述第一承载支架位于主梁管后下端前方且固定在主梁管上,所述第二承载支架位于第一承载支架上前方且固定在主梁管前端下方;所述蓄电池靠电池拉带固定于电池盒内。这样优化后,具备安装稳固性好的优点,同时这种安装框架结构可以安装更多的大容量电池,提高了车辆续航里程和最高车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重量分布均匀,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特别是车辆爬坡时更容易控制,具备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实施方便、载货灵活性好、舒适性好、车辆续航里程长和最高车速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弯梁摩托车车架,包括前端斜向上设置、后端向下弯曲设置的主梁管1;主梁管1前端连接立管2;主梁管1中部位置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个向后上方延伸的边管3;主梁管1后端向下弯曲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个向后上方弯曲的下支撑管4,两个下支撑管4的后上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边管3上;其中,所述主梁管1后下端前方位置设置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内安装有多个蓄电池5。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由钢管构成的第一承载支架6和第二承载支架7,以及分别安装固定于第一承载支架6和第二承载支架7内的电池盒8;所述第一承载支架6位于主梁管1后下端前方且固定在主梁管1上,所述第二承载支架7位于第一承载支架6上前方且固定在主梁管1前端下方;所述蓄电池5靠电池拉带9固定于电池盒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申派姆(加拿大)重庆氢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宗申派姆(加拿大)重庆氢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8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传统机械制冷机组复合的空调系统
- 下一篇:节能型商用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