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注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8419.8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8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梅刚;郭也平;王周东;高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注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的注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聚合物锂离子内置注胶电池设计方案主要是对电芯包裹一种钢片(能够满足客户要求的外观形状并增加电芯的硬度),然后按照客户指定的要求设计好头尾部形状,与电芯、保护电路组成一体,最后放置在设计好的成型模具里进行注塑。如图1a、1b所示,在头部片1’和保护板2’下方,成型钢片3’和电芯4’之间形成空隙,用于注胶。
随着注胶电池不断发展的趋势和批量性生产后,也产生许多品质不良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胶后溢胶导致外观不良;
2.注胶尺寸不够稳定;
3.电芯正负极容易与钢片发生短路及漏电情况;
4.注塑中高温的胶料(温度在230°左右)直接接触到电芯,影响电芯的性能。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品质更佳的电池的注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的注塑结构,包括头部片、保护板、注胶料、塑胶件、电芯和包裹电芯的钢片,其中,所述塑胶件卡入所述钢片,所述注胶料与电芯之间通过所述塑胶件隔开。
所述的电池的注塑结构,其中,所述塑胶件上有孔位,所述电芯的极耳穿过所述孔位与所述保护板焊接。
所述的电池的注塑结构,其中,所述孔位与所述极耳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快干胶。
所述的电池的注塑结构,其中,所述孔位的数量为2。
所述的电池的注塑结构,其中,所述塑胶件上有档位,所述塑胶件通过档位固定于所述钢片内。
所述的电池的注塑结构,其中,所述档位包括横向档位和纵向档位。
所述的电池的注塑结构,其中,所述头部片上有扣位,所述保护板与上述扣位相扣,固定于所述头部片内。
所述的电池的注塑结构,其中,所述头部片上有注胶口。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此塑胶件,可以将以下问题得到解决:
1.由于设计好的塑胶件,能够控制好注胶料的注胶空间,使之不能流动到钢片位置,从而解决了电池的外观不良问题。
2.加入了设计好的塑胶件,能确保电芯的正负极同钢片之间处于绝对的断开,而不会发生电池短路或漏电的可能性。
3.通过组装好的塑胶件能够隔开电芯同注胶料之间接触,避免电芯性能的影响。
4.加入塑胶件后,头部塑胶件同电芯之间无间隙空间,可确保整体长度尺寸不受注胶影响,能控制好长度尺寸。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的电池注塑结构的侧视图;
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注塑结构的侧视图;
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塑结构的爆炸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的塑胶件的第一立体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的塑胶件的第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上设计一个塑胶件结构改善目前的注塑结构品质不良状况。
如图2a、2b所示包裹钢片3后聚合物电芯4的头部结构,在电芯4头部位置六个面都有间隙空间,本实用新型利用钢片3与电芯4之间的间隙空间设计好一个塑胶件5扣入到这个间隙空间中,并利用成型好的钢片3对塑胶件5进行定位。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电池组装的爆炸图,其中电芯4的极耳41是比较薄的金属材料,可以进行弯折。在电芯4与成型钢片3完成组装后,就可以将塑胶件5放置于电芯4与钢片3的间隙中,其中,塑胶件5中的纵向档位51和横向档位52分别作用于钢片的纵向和横向,进行固定、档位。
安装时,将极耳41穿过图4a、4b中所示塑胶件5的两个孔位53后对两孔位53采用快干胶进行密封,待其稳固后,将电芯极耳41与保护板2中输出端子22反面的焊接部位21进行焊接,焊接后将保护板2与头部片1中扣位12相扣,使保护板2与头部片1能够初步固定。其中电芯极耳41数量为2,焊接部位21数量也为2,孔位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
当电池组装成半成品后,放在成型模具中通过头部片1中的注胶口11对电池进行注胶成型,注入注胶料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8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采集衰耗配线端子
- 下一篇:电池箱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