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7908.1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齐;王德歆;马逢伯;王智任;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齐 |
主分类号: | H01H45/14 | 分类号: | H01H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4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接线 端子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气连接元件,具体涉及的是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
二、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是交流接触器的一个部件,用于把交流接触器与导线连接起来,每台交流接触器有六个接线端子。通常使用的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为平板式接线端子,如图1所示。平板式接线端子的一端为触点1,另一端是接线端2,接线端2上有螺孔,螺丝3与接线端2螺纹连接,通过旋紧螺丝3将导线压在螺丝3与接线端2之间。但这样连接后导线与接线端2之间经常松动,导致接线端子因接触不良而被烧毁,严重时会将与交流接触器连接的设备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一个一端带有固定孔的端子,一端为中间是空心线管的线鼻子,将线鼻子的端子与接线端子的接线端通过螺丝紧固,将导线插于线鼻子的线管中,再用压线钳将线管压扁固紧导线。但这种方法又带来以下问题:一、由于线鼻子必须压扁后方能与导线固定连接,所以要求制作线鼻子的材料必须较软,如用紫铜或铝,而每台交流接触器有六个接线端子,需要配合使用六个线鼻子,造成使用成本较高。二、由于使用过的线鼻子已被子压扁,不能再恢复原形,不可反复使用,又相应的造成很大的浪费。三、由于交流接触器多安装在箱内,增加的六个线鼻子无疑又增大了安装空间。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这种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用于解决原用端子与导线的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一端有触点,另一端是端子座,端子座上有螺孔,端子座上还有水平导线孔,导线孔与螺孔垂直相交,导线孔为通孔,螺丝与端子座螺纹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导线孔内,位于导线孔与螺孔垂直相交的部位安装弧形垫片,弧形垫片与导线孔相适应。
上述方案中弧形垫片底面有花纹。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把导线穿过导线孔,拧紧螺丝,螺丝即将导线压紧,压紧后导线与端子座连接牢固,使用安全,不易烧毁;无需另外采用线鼻子,使用成本低,可反复使用。
2、本实用新型导线孔内弧形垫片底面的花纹不仅能防止导线受到损伤,还能增大与导线的接触面积,使导线与端子座的连接更牢靠。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原用平板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触点、2接线端、3螺丝、4垫片、5导线孔 6端子座
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合图2、图3、图4所示,这种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一端有触点1,另一端是端子座6,端子座6的垂直方向有螺孔,螺丝3与端子座6螺纹连接,端子座6的水平方向还有导线孔5,导线孔5为通孔,螺孔在上,导线孔5在下,导线孔5与螺孔垂直相交;在导线孔5与螺孔垂直相交的部位安装弧形垫片4,即弧形垫片4安装在导线孔5的上端,弧形垫片4的弧度与导线孔的弧度相适应,弧形垫片4底面有花纹,弧形垫片4底面的花纹不仅能防止导线受到损伤,还能增大与导线的接触面积,弧形垫片4为导体。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把导线穿过导线孔5,拧紧螺丝3,在螺丝3的压力下导线被压紧,压紧后导线与端子座6连接牢固,使用安全,不易烧毁;无需另外采用线鼻子,使用成本低,可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齐,未经徐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