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制氮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37692.9 | 申请日: | 201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琪明;李晓娟;俞滨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明晨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 地址: | 311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制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制氮机,它主要用于氮气的生产。
背景技术
现在的制氮机厂家生产的PSA制氮机,特别是纯度在99.9%以上的设备,从开机到氮气纯度合格,时间一般都要在一小时以上,如是99.99%,99.999%的制氮机则需要的时间更长,而且制氮机需要停机,不管是正常用停机还是误操作,或者是突然停电,从开机到纯度合格,时间一般也要在半小时以上,如是99.99%,99.999%的制氮机则需要的时间更长。这样不但影响了生产效率,还浪费了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一开机就能正常运行使用的节能型制氮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制氮机,包括反应塔和空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氮气缓冲罐、精密过滤器和氮气流量计;所述的反应塔有两个,分别通过空气管道与氮气缓冲罐连接,氮气缓冲罐通过空气管道与精密过滤器连接;精密过滤器通过两条空气管道分别与氮气流量计连接,其中一个氮气流量计通过空气通道与反应塔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氮气缓冲罐和精密过滤器均连接有排污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应塔内设置有碳分子筛床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不管是正常停机还是误操作,或者是突然停电,制氮机生产的氮气只要一开机就可以马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塔,2空气管道,3氮气缓冲罐,4精密过滤器,5氮气流量计,7碳分子筛床层,8排污管道,9阀门,10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主要由反应塔1、空气管道2、氮气缓冲罐3、精密过滤器4和氮气流量计5组成,其中反应塔1有两个,分别通过空气管道2与氮气缓冲罐3连接,氮气缓冲罐3通过空气管道2与精密过滤器4连接;精密过滤器4通过两条空气管道2分别与氮气流量计5连接,其中一个氮气流量计5通过空气通道2与反应塔1连接,另一个氮气流量计5直接通过空气通道2将氮气排出,供用户使用;反应塔1内设置有碳分子筛床层7。
本实施例中,氮气缓冲罐3和精密过滤器4均连接有排污管道8。
本实施例中,空气管道2上设置有阀门9,通过控制阀门9的开关来控制空气管道2内气体的流向。
使用时,两个反应塔1一个工作,一个再生。首先,经过净化处理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管道2进入正在工作的反应塔1的的下部,在反应塔1内生成氮气;氮气从反应塔1的上部出来后,通过空气管道2,进入氮气缓冲罐3进行缓冲;缓冲出来的氮气再经过精密过滤器4的过滤。过滤后的氮气,一部分通过氮气流量计5和空气管道2进入未工作的反应塔1,在反应塔1内自上而下经过碳分子筛床层7,过滤掉不合格的氮气,合格的氮气从该反应塔1的下部进入空气管道2,再经过空气管道2口的消音器10排入大气当中;另一部氮气通过氮气流量计5和空气管道2供用户直接使用。
这是一个完整的制氮机工作周期,制氮机需要停机,不管是正常停机还是误操作,或者是突然停电,基本上是在0~2m14s任何一个时间段都有可能,在0s的时候停机的概率非常小。而我公司研发的一种节能型制氮机程序,不管是哪种情况下停机,重新开机时程序都是从停机的那个时间点开始的,而不是从0s重新开始计时的,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形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明晨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明晨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板的快速连接结构
- 下一篇:自动栏杆起落配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