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37654.3 | 申请日: | 201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宝院;谢旭;李召民;曹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宝院 |
| 主分类号: | F23B80/02 | 分类号: | F23B80/02 |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张景宏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锅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在燃烧烟煤过程中会向环境大气中排放污染气体,对环境和空气造成污染。按现有技术尽管已经对传统的锅炉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例如改进了炉内的进风结构,以提供足够的风量,使烟煤的燃烧效率提高,进而也提高了热能,但仍存在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例如结构复杂,尤其是烟气直接排放导致热交换的效率低,污染的治理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可以使反烧的结构合理,热效率提高,并且有效地减少烟尘所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涉及有反烧烟气进口、余热水套、回烟风道和引风机组成。所说的回烟风道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由锅炉的上端回转到锅炉的下端的形式,内空的筒状,可以是圆筒状,椭圆筒状,也可以是方筒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的上端,在由上端向下折转的端口,设置有反烧烟气进口,在回烟风道的下端,设置有引风机。通过引风机将一次燃烧的锅炉烟气吸入到锅炉燃烧室的下面,再以正压的形式吹入,成为加压燃烧的形式。在所说回烟风道的外壳上,设置有整体裹敷形式的余热水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通过引风机以负压形式将一次排出的烟尘从回烟风道抽出,再以引风机的正压形式吹入到燃烧室中,在为燃烧室吹入新鲜空气的同时,将一次排出的可燃气体水乳燃烧室进行强制燃烧,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1-反烧烟气进口 2-余热水套 3-回烟风道 4-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和附图2,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涉及有反烧烟气进口1、余热水套2、回烟风道3和引风机4组成。所说的回烟风道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由锅炉的上端回转到锅炉的下端的形式,内空的筒状,可以是圆筒状,椭圆筒状,也可以是方筒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的上端,在由上端向下折转的端口,设置有反烧烟气进口1,在回烟风道3的下端,设置有引风机4。通过引风机4将一次燃烧的锅炉烟气吸入到锅炉燃烧室的下面,再以正压的形式吹入,成为加压燃烧的形式。在所说回烟风道3的外壳上,设置有整体裹敷形式的余热水套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式锅炉反烧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通过引风机以负压形式将一次排出的烟尘从回烟风道抽出,再以引风机的正压形式吹入到燃烧室中,在为燃烧室吹入新鲜空气的同时,将一次排出的可燃气体水乳燃烧室进行强制燃烧,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宝院,未经谢宝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临时性局部区域染发的药剂、组合物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