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扰流子的工夹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6411.8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民;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世家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子 夹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结构,尤其是一种扰流子的工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是典型的换热设备,在很多工业部门被大量使用,尤其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管壳式换热器在所有换热设备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一般说来,管壳式换热器易于制造,生产成本低,选用的材料范围广,在高温、高压场台下亦能应用但是管壳式换热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传热效率、结构的紧凑性以及单位换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等方面,它确实无法同各种类型的“板式”换热器相比。
为了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人们对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及强化传热的各种途径进行了许多探讨,在改进管子传热面的结构方面,通常的途径是努力增大传热面和设置各种内插物和湍流机构从而促使流体的强烈湍动。扰流子就是配套换热设备换热管的内插物,扰流子就是把1mm厚的不锈钢(或碳钢)长条拧成麻花形状,然后把它插入换热管内,这种内插物主要是起促进管内流体湍流作用,提高传热效率,一般来说可以提高传热系数1.5~5倍。
扰流子提高传热效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扰流子的制作却比较麻烦,因为它较长,对称中心线的直线度要求较高,扰流子不能弯曲,否则它难以插人换热管的内孔中。另外,在扭制扰流子时,扰流子的长度会逐渐缩短,当扭转圈数越多,扰流子长度则会收缩越多。这就更增加了制作难度。在已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台虎钳上制作扰流子,先下料成长条状,把长条的一端固定在台虎钳上,另一端用夹具固定,然后用手工旋转夹具,制作出的扰流子很不规则、歪歪扭扭,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扰流子的工夹具结构,可以提高制作扰流子的质量和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扰流子的工夹具结构,包括三爪卡盘、左夹具体、定位管、固定支架、定位体及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定位管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定位,定位管的一端设置有定位体,定位体与定位管成一体;所述定位体中间铣有槽,所述左夹具体一端装在三爪卡盘上,在左夹具体中间铣有槽。
所述定位体上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左夹具体上设置有第一螺钉。
所述定位体为圆柱状。所述左夹具体为圆柱状。所述定位体槽内制有内螺纹,槽宽为1.2mm。所述左夹具体槽内制有内螺纹,槽宽为1.2mm。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制作扰流子的质量和效率,使制作过程变得简单,得到的扰流子的对称中心线的直线度较高,扰流子不弯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扰流子的工夹具结构包括三爪卡盘1、左夹具体2、第一螺钉3、工件4、定位管5、固定支架6、第二螺钉7、定位体8及工作台9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工作台9上设置有固定支架6,定位管5安装在固定支架6上定位,定位管5的一端设置有圆柱状的定位体8,与定位管5配焊后加工成一体;在定位体8一端中间铣1.2mm宽的槽并钻攻内螺纹安装第二螺钉7以便装夹工件。所述左夹具体2做成圆柱状,左夹具体2一端装在机床三爪卡盘1上,在左夹具体2另一端中间铣1.2mm宽的槽并钻攻内螺纹安装固定第一螺钉3,以便装夹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所述工件4的两端分别夹在左夹具体2和定位体8的槽内,并利用第一螺钉3和第二螺钉7固定;第二螺钉7定位使工件在加工中自由移动。主轴转速选用25r/rain,当主轴慢慢旋转时,由于定位管5及定位体8不旋转,于是工件4就可扭制加工成扰流子,随着主轴的旋转,工件4的长度会慢慢缩短,工件4会在定位体8的槽中移动;旋转设定圈时就可立即停车。制作完成扰流子后,松开第一螺钉3和第二螺钉7,取出工件4,再重新装夹工件,如此反复可连续制作。最后剪断两端夹边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世家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世家热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6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机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动力膝下假肢的步态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