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座钻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5978.3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3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志明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磁座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座钻,它广泛应用于钢结构、机械制造、船舶行业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磁座钻又称磁力座钻,磁力电钻,它主要是通过机器本身底部的电磁铁,通过通电后磁座产生的磁力吸附在工件上而进行钻孔工作,方便大工件大钻孔,它使用于钢结构,桥梁建设,船舶制造,设备检修,大型重工设备制造,大型机械制造行业。当工件水平,磁座钻垂直作业时,一但电机的L、N极失电,电机失电有运转惯性,而电磁座失电即失磁,此刻整机会以电机主轴为圆心,作逆向圆周运动,可能会给操作者产生一定程度的机械伤害;当工件垂直于水平面,磁座钻水平作业时,一但电机的L、N极失电,整机下坠,固电机有运转惯性,虽然有保险绳吊着,也可能会给操作者产生一定程度的机械伤害;电磁座其本身的不足,线圈和工件间只有4-5mm的绝缘,绝缘材料高温可熔性,而钻出的铁屑一但被压于其下口,会迅速钻入其中,损坏绝缘与线圈接触,产生接地,线圈维修成本也相当高;而且电机的L、N有非常高的失电率,所以这样的电磁钻维修率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磁力永久不变、不容易失电的新型磁座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磁座钻,包括齿轮箱,齿轮箱的上部外侧连接有电机,齿轮箱的上部设有把手,齿轮箱中纵向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置于齿轮箱的外部,置于齿轮箱外部的转轴的一端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钻孔深度手柄,齿轮箱的底部设有强磁座,强磁座的一侧面上设有强磁吸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齿轮箱的外壁上设有电机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个钻孔深度手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将不需带电的强磁座附于磁座钻下口,替代电磁座。它操作简单,只需将其操作手柄运动一定角度,即可实现得磁和失磁。强磁座采用钕铁硼强磁为磁动力,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磁力永久不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齿轮箱、2-电机、3-把手、4-转轴、5-钻孔深度手柄、6-强磁座、7-强磁吸附手柄、8-电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座钻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齿轮箱1,齿轮箱1的上部外侧连接有电机2,齿轮箱1的上部设有把手3,齿轮箱1中纵向设有转轴4,且转轴4的一端置于齿轮箱1的外部,置于齿轮箱1外部的转轴4的一端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钻孔深度手柄5,多个钻孔深度手柄5均匀分布,齿轮箱1的外壁上设有电机开关8,齿轮箱1的底部设有强磁座6,强磁座6的一侧面上设有强磁吸附手柄7。
本实用新型将不需带电的强磁座6附于齿轮箱1底部,替代原有的电磁座,它操作简单,只需将其操作手柄运动一定角度,即可实现得磁和失磁(其外型可据原电磁座配套设计),强磁座6采用钕铁硼强磁为磁动力,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磁力永久不变,对圆形、块状金属的搬运非常方便,是工厂、仓库、码头、交通运输行业的理想吊装工具,强磁座6克服了电磁座所有的缺点,整机可时刻牢牢吸附于工件,并在工件上而进行钻孔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志明,未经金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