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售货机货梯升降柔性导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5782.4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关林艺;关海文;关勇文;刘志尚;莫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科西亚数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B7/00;G07F11/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售货 机货梯 升降 柔性 导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货机领域,具体是指自动售货机货梯升降柔性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售货机大多都是采用自然跌落的方式出货,即:将购买者选购的商品推出货道,利用其自身的重量自然掉入取货仓。因此取货仓一般都设在自动售货机的下部,购买者每次都需弯腰或蹲下取货,颇为不便。
为消除上述不便,也有小量的自动售货机采用货梯把所选购的商品运送到方便购买者取货的位置,比如自动售货机的面板处,所采用的货梯一般分为单导轨、双导轨两种,其定位、导向都按一般的机械运动配合选取,安装在板金件的基体上,形状和位置公差尺寸变化大,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一致性控制难度大,由于缺乏柔性导向控制,货梯工作时噪音和振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货梯升降柔性导向机构,保证货梯升降滑动顺畅平稳,减小了摩擦,导向更为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售货机货梯升降柔性导向机构包括:
框架主体,其两侧的内沿设有导轨座;
导轨,固定在框架主体的导轨座上;
吊门架,设于框架主体内,其两侧分别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可调滑轮组件,可调滑轮组件与吊门架之间弹性连接;
牵引装置,与吊门架顶部相连;
水平货梯,固定于吊门架底部。
通过可调滑轮组件和导轨的配合,牵引装置带动吊门架和与之固定为一体的水平货梯在框架主体内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水平货梯上下运动接送货物功能。购买者选购的商品首先被推到水平货梯上,然后在牵引装置带动下上升到取货处。整个过程中,可调滑轮组件起到支撑、导向和滚动的作用,保证货梯升降滑动顺畅平稳,减小了摩擦,导向更为准确。
较佳的,可调滑轮组件与吊门架之间设有可调弹簧,利用可调弹簧的弹性张力可以自动消除水平货梯上下运动时可调滑轮组件与导轨的间隙,保证上下滑动柔顺平稳,削弱了振动和噪声。
进一步的,牵引装置为钢丝,通过卷扬装置或转动装置收放钢丝即可牵引吊门架升降。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水平货梯由吊门架带动在导轨式的框架主体内上下运动,同时通过弹性连接的可调滑轮组件消除与导轨之间的配合间隙,保证上下滑动柔顺平稳,削弱了振动和噪声,减小了摩擦,导向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售货机货梯升降柔性导向机构包括:
框架主体1,其两侧的内沿设有导轨座2,
导轨3,固定在框架主体1的导轨座2上;
吊门架4,设于框架主体1内,其两侧分别设有与导轨3配合的可调滑轮组件5,可调滑轮组件5与吊门架4之间通过可调弹簧6进行弹性连接,利用可调弹簧6的弹性张力可以自动消除吊门架与导轨的间隙;
牵引装置7,为与吊门架4顶部相连的钢丝,通过卷扬装置或转动装置收放钢丝即可牵引吊门架4升降;
水平货梯8,固定于吊门架4底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滑轮组件5和导轨3的配合,牵引装置7带动吊门架4和与之固定为一体的水平货梯8在框架主体1内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水平货梯8上下运动接送货物功能。购买者选购的商品首先被推到水平货梯8上,然后在牵引装置7带动下上升到取货处。整个过程中,可调滑轮组件5起到支撑、导向和滚动的作用,保证上下滑动柔顺平稳,削弱了振动和噪声,减小了摩擦,导向更为准确。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科西亚数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科西亚数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吸尘器及碰撞检测系统
- 下一篇:尘杯及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