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包铝母线在线缩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3371.1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明;吴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明豪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包铝 母线 在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行业新材料的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铜包铝母线在线缩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铜包铝包覆焊接法,其工艺基本过程如下:铝杆径预处理后,将铜带铝杆同时引入前处理机,在包覆机动力的牵引下通过包覆机内的钢丝轮分别对铜带表面和铝杆表面进行刷洗处理,接着通过包覆焊机整形滚轮形成开口管,与此同时通过自卑氩弧焊将其焊接成无缝管,形成铜包铝盘圆胚线,在进过多道次的拉拔形成成品铜包铝线材。
由于包覆焊接工艺要求,铝杆与铜层间必需留有一定的间隙,在包覆焊接的过程中,铜带与铝杆经钢丝刷摩擦后温度很高,当进入包覆焊接后使原来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铜管与铝杆之间的间隙为正压力,当随着时间连续焊接,焊接后的铜包铝胚线也随着时间、温度不断的下降,此时铜管和铝杆的间隙为负压力,将空气不断吸入,经前处理后的铜带结合面会产生二次氧化,尤其是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氧化层增长加剧,由于结合表面氧化层的存在,严重影响铜原子与铝原子间的结合,在拉拔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铜层断裂和漏铝点,使成材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缩径装置,能去除铜层和铝杆之间的间隙,防止铜铝结合处出现二次氧化,且本实用新型能自动的控制滚套的进退,并且进行滚压时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铜包铝母线在线缩径装置,其包括基座,主轴轴向固定在基座上,主轴沿轴线设有供铜包铝母线穿过的轴孔,主轴上连接有能相对于主轴旋转的旋转盘,旋转盘上设置有对旋转盘进行密封的档盖,档盖上设有与轴孔对应的出线孔,旋转盘的左侧设有一个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缩径装置,所述的缩径装置连接在腔体的右侧壁上,缩径装置用于缩小铜包铝母线的铜层和铝杆之间的间隙,防止在焊接后铜层和铝杆被二次氧化。
所述的缩径机构包括多个由离心压力机构以及滚动缩径机构构成的缩径单元,离心压力机构运用了离心运动的原理,高速旋转时,离心压力机构为滚动缩径机构提供压力,滚动缩径机构直接作用于铜包铝母线上,缩小铜层和铝杆之间的间隙。
所述的离心压力机构包括重力块,连接在腔体右侧壁的锁紧柱,以及设置在重力块和锁紧柱之间的弹性装置。
所述的重力块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装置的盲孔,锁紧柱上设有一个安装弹性装置的凹槽。
所述的滚动缩径机构包括一个保持架,保持架通过定位轴连接在旋转盘上,保持架的的一端设有滚压机构,保持架的另一端与重力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滚压机构包括一根小轴,小轴的两端连接在保持架上,在小轴上设置有一个滚套,在滚套和小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
基座上设有一通孔,主轴固定连接在通孔内,主轴的前端露出于基座,尾端设有螺纹,并设有紧固主轴和基座的圆螺母。
所述的主轴的轴孔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内套和第二内套,主轴的左端设有沉孔,沉孔内设有止挡圆螺母,第二内套的外端向外延伸设有法兰盘,法兰盘连接于基座上。
旋转盘的右侧一体设置有一皮带轮,在皮带轮和主轴之间设有多个支撑轴承。
所述的第二内套的右侧的套口呈喇叭状,套口设计成喇叭状便于生产开机时的第一次进料。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运用离心运动的原理,高速旋转下的重力块为滚套提供一个力,使滚套对铜包铝母线进行滚压,使铜层与铝杆之间没有间隙,防止了铜铝结合表面的二次氧化,设置在重力块和锁紧柱之间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旋转盘高速旋转时,重力块绕定位轴转动使弹性装置进一步被压缩,滚套对铜包铝母线进行滚压,当旋转盘速度降低时,由于离心力的减小,重力块被弹性装置推开,此时滚套也与铜包铝母线分离,上述实现了滚套的自动滚压和退出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小轴,2为垫圈,3为滚动轴承,4为滚套,5为油杯,6为定位轴,7为轴套,8为档盖,9为档盖螺钉,10为止档圆螺母,11为锁紧柱,12为旋转盘,13为支撑轴承,14为定位螺钉,15为主轴,16为卡圈,17为隔垫,18为第一内套,19为第二内套,20为基座,21为圆螺母,22为法兰盘,23为紧固螺钉,24为重力块,25为保持架,26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明豪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明豪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