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球求救手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33165.0 | 申请日: | 201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雄斌 |
| 主分类号: | B63C9/13 | 分类号: | B63C9/13;B63C9/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球 求救 手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引导救援领域,尤其属于一种气球求救手镯。
背景技术:
在海边上玩耍有可能会遇到危险,比如遇到抽筋而溺水;即使有游泳圈或救生衣保护也可能被海浪卷走而遇险。这些情况下即使遇险者大声呼救也可能会因为距离远且游客很多,救生员不能及时发现并找到遇险者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人们遇险时按下求救按钮能释放出求救气球的气球求救手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气球求救手镯,包括环状体、工作仓和求救按钮,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环状体设有工作仓,工作仓的腔门通过求救按钮与环状体连接在一起,工作仓内置有其内能充有比空气密度轻的气体的气球,环状体上有根细管或细绳连接气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气球求救手镯,其特点为工作仓内设置有钠块、塑料膜和水箱,在钠块与水箱内的水之间通过塑料膜相隔离,钠块置于求救按钮下面,受力的求救按钮能压住钠块刺破塑料膜,气球连接有导气管,钠块和水箱的水产生的气体通过导气管充入气球内。所述的气球求救手镯,其特点为环状体可以是手镯或项链或能挂在身上的罐状体或盒状体。所述的气球求救手镯,其特点为在气球上设有拉手。所述的气球求救手镯,其特点为气球采用加有萤光剂的材料制成的气球。所述的气球求救手镯,其特点为在气球上镀上反光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在海上、江上等游玩时遇到险情时用于求救的设备,在海上游泳的时候就佩戴在手上,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按下求救按钮,就会弹出一个通过细管或细绳连接在手镯上的红色或其它颜色能飘向空中的气球,营救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遇险者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气球1、工作仓2、导气管3、环状体4、求救按钮5、钠块6、塑料膜7、水箱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球求救手镯,包括一个可以戴在手上或脖子等上的环状体4、工作仓2和求救按钮5,所述的环状体4设有工作仓2,环状体4可以是手镯或项链或能挂在身上的罐状体或盒状体等,工作仓2的腔门通过求救按钮5与环状体4连接在一起,按下求救按钮5则打开工作仓2的腔门,工作仓2内置有气球1,环状体4上有根细管或细绳连接气球1。所述的气球1内优选为充有比空气密度轻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等),当工作仓2内的气球未充有比空气密度轻的气体时,气球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充气装置(如专利号为2007200430908的技术)充入比空气密度轻的气体,也可采用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充气,具体结构为:工作仓2内设置有钠块6、塑料膜7和水箱8,在钠块6与水箱8内的水之间通过塑料膜7相隔离,气球1连接有导气管3,通过导气管把气体充入气球1内;钠块置于求救按钮5下面;按下求救按钮5,则求救按钮5下部顶住钠块6压破塑料膜7与水箱8的水接触,钠块6和水产生化学反应迅速释放大量氢气,氢气气体通过导气管3注入到气球1,充了气的气球1从通过求救按钮5已打开的工作仓2腔门处弹出,并飘向空中作为求救信号。本本实用新型装置也可以做成项链或者其他形状佩戴在身上。本实用新型的气球可以是任何形状和颜色。在气球上设有拉手,必要时可以抓住当作救生圈使用。气球的材料中加入萤光剂使气球在黑夜中也很醒目。气球上可以镀上反光膜(比如铝膜),反射日光使气球更加醒目。环状体4上设有的细管或细绳连接气球1,使气球不会飘走。充气罐可以更换,方便多次使用或定期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雄斌,未经郭雄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康集成环保灶
- 下一篇: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的疏导式漏风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