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32968.4 | 申请日: | 201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普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纽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自行 车架 支架 角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自行车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车载自行车架上支架之间角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率也大大增加。许多家庭在外出旅游或者运动时,往往会在汽车上安装行李架,进行装置或者携带一些行李、运动设备等物品,然而这些行李架大多固定在汽车的顶棚上,如果使用它们装载自行车很不方便。通常使用轿车携带自行车时,人们将自行车的后轮或前轮放在三厢车的后备箱内,另一部分伸出车外,不但不安全,而且也不是很方便,常常会担心自行车被甩出车外,并且一些两厢车或SUV等车辆由于没有支出的后备箱,因而无法携带自行车。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车载式自行车架,这些自行车架固定在两厢车后车门上,这样便可以在车架上放置自行车,从而解决了两厢车无法携带自行车的问题,但是各种车型的高度不同,有时需要调节自行车架中支架杆之间的角度并对支架杆进行固定,用来适应各种车型的需要,保证自行车架在各种车型上安装的稳定性。通常车载式自行车架上使用转轴来调节支架杆之间的角度,可是这些转轴结构复杂,安装拆卸麻烦,无法满足便携折叠的效果。2007年10月24日公告的CN20096407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车尾掉挂式自行车架,该自行车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连接转轴、挂带、绑定带和挂钩等部件,其中连接转轴用来调节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角度,连接轴由锁定手柄、左端盖、挂杆转轴、下支架轴、上支架轴和右端盖通过中心轴依次连接而成,下支架轴的两侧均设有锁定的锯齿,上支架转轴、挂杆转轴与下支架轴的相对面上均设有与之对应的锯齿,左端盖与上支架转轴之间的中心轴上设有顶住下支架轴的弹簧,右端盖与下支架之间的中心轴上设有顶住上支架转轴的弹簧。该连接转轴可以调整支架之间的角度,并可以定位固定支架,但是连接转轴不仅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并且该转轴无法拆除,携带时整个自行车架所占体积太大,不使用时占据大量的汽车后备箱空间,而且该转轴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调节时如果将支架之间的角度调节的过小则需重新转一圈,操作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自行车架支架中支架角度调节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并且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过程简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所述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均为碗体结构,在第一调节体的碗体底部设置一个贯穿碗体侧壁的安装槽,在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若干定位孔,第一调节体通过所述安装槽固定在自行车架的U形架的立柱上;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碗体的外壁一侧设置一个安装孔,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若干定位柱,第二调节体通过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配合安装在第一调节体上,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自行车架的支架杆。操作时,根据所需支架杆的与U形架之间的角度,调节第二调节体中安装孔与U形架上立柱之间的角度,然后将第二调节体上的定位柱插入第一调节体上的定位孔内,将支架杆插入安装孔内便可以实现支架杆与U形架之间角度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调节体的安装槽的底面上设置一个通孔,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碗体底部设置一个通孔,在U形架的立柱上设置一个通孔,螺栓穿过第一调节体、第二调节体和U形架的立柱上的通孔将几者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第一调节体与U形架立柱之间的固定,而且提高第二调节体与第一调节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自行车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体上的安装孔与第二调节体上的通孔相贯,所述支架杆安装端的外壁上设置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支架杆上的通孔连接支架杆与第二调节体。利用螺栓将第二调节体与支架杆连接在一起,可以防止支架杆从第二调节体的安装孔内滑出,降低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调节体碗体的外壁上边缘设置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对应,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碗体的外壁上边缘设置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位置与任一定位柱对应。在调节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之间的定位时,定位柱和定位孔未必能够对齐,在碗体外壁上设计定位槽,这样只要将第一和第二调节体的定位槽对齐便可以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使安装更加简便。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端部为半圆球体,根部为圆柱体。这样由于定位柱较多,将定位柱的端部设计为半圆球体,在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时,可以方便定位柱滑入定位孔,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纽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纽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的稀土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超薄石墨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