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2492.4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甘艳;罗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孙健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混凝土 侧面 模板 加固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房屋的楼板均采用现浇形式,先将钢筋、模板按照施工顺序安装完毕后再浇筑混凝土。梁侧面的模板加固通常采用Φ48*3.5脚手管或者木方,用扣件、对拉螺丝连接起来。此方法需要大量的周转料具,需要足够的堆放场地,脚手管较重,工人操作时比较费力;用木方加固时,木方的长度受梁宽度的限制,往往需要把木方锯成小段,木方用铁钉连接,拆木方时,容易对木方造成损坏,不能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解决现有支模方法造成施工成本较大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包括两个连接件、滑槽、两个木方和对拉螺丝,所述的两个连接件均由在肢上钻孔的角钢制成;所述的滑槽由带有椭圆形孔洞的钢板制成;所述的滑槽两端分别连有一个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两个连接件上各连有一个所述的木方;所述的对拉螺丝穿过混凝土梁对所述的两个木方进行对拉连接。
所述的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的滑槽通过第一螺丝与所述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通过第二螺丝与所述的木方连接。
所述的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对拉螺丝均带有螺帽和垫片。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固定混凝土梁的侧模板,不受梁宽度的限制,操作方便,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有较好的安装精度,能够反复利用,在实际施工中大大减少了周转料具(木方、钢管、扣件)的用量,减少了需要堆放周转料具的场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容易推广,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滑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连接件1、滑槽2、两个木方3和对拉螺丝6,所述的滑槽2两端分别连有一个连接件1;所述的两个连接件1上各连有一个木方3;所述的对拉螺丝6穿过混凝土梁将所述的两个木方3进行对拉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的两个连接件1均由在肢上钻孔的角钢制成。如图3所示,所述的滑槽2由带有椭圆形孔洞的钢板制成。其中,滑槽2通过第一螺丝5与所述的连接件1连接;所述的连接件1通过第二螺丝4与所述的木方3连接;第一螺丝5、第二螺丝4和对拉螺丝6均带有螺帽和垫片。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首先根据图纸设计梁的尺寸进行模板安装,用两个木方3卡住梁的侧面模板,用对拉螺丝6穿过pvc管将两个木方3进行对拉连接;然后,用第二螺丝4将用角钢制成的连接件1与木方3进行连接;最后,用第一螺丝5将连接件1与由带有椭圆形孔洞的钢板制成的滑槽2连接,调节到所需要的尺寸后拧紧螺帽,即组装完成。
本实用新型是一个现浇混凝土梁侧面模板的加固工具,当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的侧模拆模强度后,首先松开对拉螺丝6,再松开第一螺丝5,抽出对拉螺丝6就可以轻松拆除本实用新型了,最后堆放整齐可以反复利用。
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固定混凝土梁的侧模板,不受梁宽度的限制,操作方便,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有较好的安装精度,能够反复利用,在实际施工中大大减少了周转料具(木方、钢管、扣件)的用量,减少了需要堆放周转料具的场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容易推广,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装混凝土模板对拉螺栓组件
- 下一篇:踏步式逆作坑内挖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