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体物料混合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1870.7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吕飚;许旭东;徐丽华;凌治水;章卫东;潘小明;竺亮;程安平;储银亮;陈晴;吴忠影;胡斌斌;张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华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F3/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混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合流动性较好但有一定自黏性的粉体物料的设备。
背景技术
常用的粉状和粒状固体物料混合机主要分为机械式和气流式,机械式混合机是靠容器本身的回转,或靠装在容器内运动部件的转动,而反复地翻动、掺和容器内的物料,以实现物料的混合;气流式混合机则是靠气流带动物料流动,物料对流或湍流以达到混合目的。但是对于具有一定自粘黏性的物料,进入设备时因物料自粘已经形成的团块,会因设备转动而随其它物料一起运动,或者随气流流动并快速沉降;团块始终无法被重新分散,最终仍然以团状或块状的形态排出混合系统。这样也就导致物料混合不均,严重影响了物料的工艺指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物料混合系统,该设备能够将具有一定自黏性的粉体物料混合得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一种粉体物料混合系统,包括混合机,混合机包括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内设置立式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位于上端、进料口位于下端,螺旋输送机的进、出料口与容器内腔相通,混合机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连通,混合机的出料口位于容器下部的容器侧壁上,出料口设置阀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物料由混合机进料口进入后,会被螺旋输送机竖直向上输送,粉体物料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因不同位置的物料受力情况不同而导致运动线速度有差异,从而相邻物料之间有相对运动,该运动和作用力就类似于揉捻物料的过程,这样能够将已经聚成团状或块状的物料拧散;物料达到螺旋输送机上端后,会被继续上涌的物料挤落到容器下端,因为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与容器下端的内腔是连通的,那么物料又会被螺旋输送机继续向上输送,往复地输送和散落达到混合物料的目的。这样的混合系统结构简单;螺旋输送机运行可靠,维护简单;混合出的物料更加均匀。这样的混合系统尤其适合具有一定自黏性的粉体物料的混合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粉体物料混合系统,主要包括混合机10,混合机10具有圆筒形或球形的容器11,容器11内设置立式的螺旋输送机12,也就是说螺旋输送机12的出料口位于上端、进料口位于下端,螺旋输送机12的转轴大致沿竖直方向布置;螺旋输送机12的进、出料口与容器11内腔相通,这样由螺旋输送机12出料口排出的物料进入容器11内腔后重新回到容器11下端的螺旋输送机12的进料口处,然后再次进入螺旋输送机12内;混合机10的进料口,也就是经容器11的外壁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12的进料口连通,保证待加工物料能够进入混合机10的内腔进行混合,通常混合机10的进料口也就位于容器11底部、与螺旋输送机12的进料口对应的位置处;混合机10的出料口位于容器11下部的容器11侧壁上,该出料口上设置阀门15,阀门15为蝶阀,这样阀门15的密封性好,可以避免漏料,阀门15也可以是一个闸板,这样的结构加工简单,使用方便。
物料先由混合机10下端的进料口进入容器11底部,也就是螺旋输送机12的进料口处,继而被螺旋输送机12竖直向上输送,物料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因沿转轴14的横截面上不同位置的物料受力情况不同而运动线速度也不一样,从而相邻物料之间有相对运动,该运动就类似于揉捻物料的过程,这样能够将已经聚成团状或块状的物料拧散;物料达到螺旋输送机12上端后,被继续上涌的物料挤落到容器11内腔并因重力继续下落到容器11底部,因为螺旋输送机12的进料口与容器11下端的内腔相通,物料又会被螺旋输送机12继续向上输送,往复地输送和散落以及输送过程中的揉捻达到混合物料的目的。这样的混合机10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混合出的物料更加均匀,尤其适合具有一定自黏性、含有团块的粉体物料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华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华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