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舰载机起飞弹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1511.1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吕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铁燕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天***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载 起飞 弹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母舰上的甲板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舰载机起飞弹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航空母舰上舰载机的起飞方式是用蒸汽弹射器弹射起飞,蒸汽弹射器存在有很多缺点,一是结构复杂,造价高;二是其本身对材料、工艺要求很高;三是耗费大、效率低(一般只有4-6%);四是系统复杂,操作人员多,维修工作量大;五是由于弹射功率大,所以需消耗大量的淡水;六是弹射周期长;七是功率不易调整,不便弹射小型飞机(如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舰载机起飞弹射装置,以克服现有弹射装置存在的不足,提高弹射功率,满足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舰载机起飞弹射装置,在前曳引轮与后曳引轮之间套接有牵引绳索,在牵引绳索上设有牵引滑块,所述前曳引轮与前驱动机构相接,所述后曳引轮与后驱动机构相接;在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所述后驱动机构中分别设有旋转动能存储器;在所述牵引绳索的下回转段的下方设有张紧轮,在所述张紧轮的下部设有控制所述张紧轮上下移动的张紧轮驱动机构。
所述前驱动机构是在主驱动轴的一端接有前驱动机,另一端通过摩擦离合器接前曳引轮;在所述摩擦离合器上接有离合器操纵器;所述旋转动能存储器安装在所述主驱动轴上。
在所述摩擦离合器的外围设有离合器冷却装置。
所述旋转动能存储器为配重轮。
在所述牵引绳索的上回转段的底面设有牵引滑块滑动导轨,在所述牵引绳索的下回转段上设有牵引滑块回位驱动装置。
在所述牵引绳索的上回转段和/或所述牵引绳索的下回转段设有牵引绳索刹车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对材料、工艺要求不高,且维修简单;效率可达12%以上,与蒸汽弹射器相比,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在不加大输入能量的情况下,弹射周期可缩短一倍以上。本弹射器总重量不超过300吨,其制造简单,造价远小于蒸汽弹射器。本实用新型的输出功率能任意调整,故能弹射小型飞机(如无人机),由此满足了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前曳引轮6与后曳引轮2之间套接有牵引绳索5,在牵引绳索5上设有牵引滑块4。在牵引绳索5的上回转段的底面设有牵引滑块滑动导轨14,在引绳索5的下回转段上设有牵引滑块回位驱动装置15。张紧轮13设在牵引绳索5的下回转段的下方,在张紧轮13的下部设有张紧轮驱动机构12,通过控制张紧轮13的上下移动位置,达到控制牵引绳索5的张紧度的作用。在牵引绳索5的上回转段和牵引绳索5的下回转段上分别设有牵引绳索刹车制动器3。
图1中,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套结构相同或不同的驱动机构,其中,前曳引轮6与前驱动机构相接,后曳引轮2与后驱动机构相接。在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中分别设有旋转动能存储器10;旋转动能存储器10可选制为常规的配重轮形式。
图1中,前驱动机构是在主驱动轴8的一端接有前驱动机11,另一端通过摩擦离合器7接前曳引轮6;在摩擦离合器7上接有离合器操纵器9;旋转动能存储器10安装在主驱动轴8的中部。为使摩擦离合器7的工作保持正常,在摩擦离合器7的外围设有离合器冷却装置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步:准备阶段
1、将在初始位置(A处)的牵引滑块4和将要弹射的飞机联结好;
2、同时启动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机(电动机或汽轮机),使主驱动轴8及旋转动能存储器10达到预定转速;
3、张紧轮13在低位,与牵引绳索5相脱离,牵引绳索5呈无张力松驰状态;
4、牵引绳索刹车制动器3呈松开状态;
5、前、后驱动机构中的摩擦离合器均呈分离状态;
6、前、后两个离合器冷却装置1在本弹射器工作期间始终保持工作。
第二步:弹射加速阶段
1、在张紧轮驱动装置12的作用下,张紧轮13向上运动,压紧牵引绳索5并使牵引绳索5产生预定的张力;
2、启动离合器操纵器9,使摩擦离合器7闭合,前曳引轮6与后曳引轮2加速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绳索5和牵引滑块4以及弹射架上的飞机呈加速状态快速前行;
3、此时,驱动机11和旋转动能存储器10均已从其预定的工作转速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第三步:弹射减加速(加速度减小)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铁燕,未经吕铁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程控机头运动型高速绗缝机
- 下一篇:一种类天然纤维面料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