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形导引悬吊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0719.1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俊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导引 悬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弧形导引悬吊针。
背景技术
在外科整形手术中,悬吊针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在皮下深部组织内引线,或引导肌腱、筋膜组织时,通常要将该处的皮肤切开,然后再实施操作,这样手术创伤大,伤口很难愈合,也给病人带来了痛苦,甚至毁容。
现有的悬吊针有以下缺点:一方面,在其缝合针上开孔将缝合线穿行于针孔中,当缝合针穿行于皮肉内的组织时,很容易引起缝合线在缝合针锐利的针孔上被割断,并且针头在皮下组织穿行容易和缝合线脱落;另一方面,这种在盲视下进行的缝合,操作者若不是在这方面经过很长时间培训的话,手术操作的过程中会很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针头在皮内组织与缝合线脱落以及缝合线在皮内组织穿行时被割断的弧形导引悬吊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导引悬吊针,悬吊针本体包括针头与手柄,所述针头的末端设有针孔,所述悬吊针本体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两端的端口处分别设有凹槽a和凹槽b,在所述针头的表面上设有一凸柱a,所述凸柱a与所述凹槽a对接,所述针孔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部。
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一弯部,在所述弯部上设有凸柱b。
所述凸柱b与所述凹槽b对接。
所述凸柱a设置在所述针头的尾部。
所述套筒为圆弧状结构,将针头置于套筒后形成的圆弧大小为3/8弧度。
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筒可以连接也可以随时取下。
所述手柄与所述套筒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连接或分开。
所述套筒的末端设有一小孔,缝合线可通过套筒从所述小孔穿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导引悬吊针,由针头、套筒及手柄构成,套筒分别与针头和手柄连接,针头的末端设有针孔,针头的尾部设有凸柱,凸柱与套筒末端的凹槽对接,将针孔置于套筒内,缝合线穿过针孔,将缝合线设置于套筒内,并由套筒另一端的小孔穿出,这样解决了缝合线直接接触皮内组织引起缝合线被割断的问题。另外,弧形导引悬吊针的针头与套筒可以连接也可以分开,保障了针头可以很准确地沿原针眼进,原针眼出,不会对皮肉造成更多的损伤。其操作简单、便捷,操作人员无需培训就可以使用,操作过程只需要这三个部件,可以在大拉皮、筋膜悬吊及任何一种无创性的悬吊手术中使用,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针眼处留有明显损伤痕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中套筒的剖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针头 2套筒 3缝合线 4手柄
5针孔 6凸柱a 7凹槽a 8凸柱b
9凹槽b 10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导引悬吊针,由针头1、套筒2及手柄4构成,针头1与套筒2连接后形成圆弧状结构,其大小为3/8弧度,套筒2两端的端口处分别设有凹槽a7和凹槽b9,针头1的尾部设有凸柱a6,凸柱a6可以与套筒2的一端的凹槽a7对接,手柄4的一端设有个凸柱b8,与套筒2的另一端的凹槽b9对接,手柄4和套筒2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连接或分开。
针头1的末端设有针孔5,将针孔5设置于套筒2的内部,缝合线3穿过针孔5,通过套筒2并在套筒2另一端的小孔10穿出,这样使得缝合线3设置于套筒2中,防止了缝合线3直接接触皮内组织引起缝合线3被针孔5割断以及针头1在皮内组织穿行时与缝合线脱落问题。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俊,未经杨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0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蒜薹的保鲜贮存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樱桃罐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