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简易逃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9769.8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简易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简易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应对城市的建筑格局,高层建筑更是琳琅满目。
已有的建筑都设置有逃生通道,即楼梯结构,但是由于当前的楼层高、其内人员多,已有的楼梯结构无法实现当前人员的快速安全逃生;而且在恶劣的环境下,若楼梯被堵,则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无法保障。
现在,有的人员在高空逃生时,是通过逃生装置,即顺着该逃生装置的绳索下移至地面。在整个下移的过程中,绳索启动时速度小、中间区域尽可能快速、接近地面时再慢速,以保障短时间内安全速度抵达地面。但是,这种逃生装置的速度控制机构复杂,与逃生绳索相邻设置一控制线,伴随着人员的下降,手持的控制器经控制线发送调速信号至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改变逃生绳索的下移阻力,从而改变下降速度。由于在恶劣环意下人具有紧张情绪,导致当事人员手慌脚乱,以致于该逃生装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简易逃生装置,其专用于指定高度的人员逃生,保证高空逃生时被困人员短时间内安全到达地面,且不需要人员手动调控。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简易逃生装置,本逃生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一转轴、第一阻滞杆、第二阻滞杆、第一摇杆、第二摇杆、绳槽和逃生绳;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第一、第二摇杆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支架,该第一、第二摇杆共转动中心线,该转动中心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转动中心线;所述第一、第二阻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该第一、第二阻滞杆的延伸方向夹角为90°;所述第一摇杆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阻滞杆的活动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摇杆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阻滞杆的活动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摇杆、所述第一阻滞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摇杆、所述第二阻滞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绳槽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绳槽内的绕线区域包括第一慢速区、快速区和第二慢速区,所述逃生绳倒序卷绕在该三区域。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第一阻滞杆与所述第二阻滞杆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摇杆为一液压缸,该液压缸包括缸筒机构、缸盖机构、活塞和活塞杆机构;所述活塞杆机构与所述活塞相连,并与所述活塞同步顺着所述缸筒机构的内壁滑动,所述缸盖机构密封所述缸筒机构与所述活塞杆机构之间的开口区域;在所述活塞上设置贯通其两侧的导流孔。
所述导流孔为多个,其相对所述活塞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所述缸筒机构包括上避让腔和下容纳腔,所述缸盖机构包括上缸盖和下缸盖,所述活塞杆机构包括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所述上活塞杆和所述下活塞杆分设于所述活塞的两侧,所述上缸盖密封所述上活塞杆与所述缸筒机构之间的开口区域,所述下缸盖密封所述下活塞杆与所述缸筒机构之间的开口区域,所述避让腔位于所述上缸盖的外侧。
所述缸筒机构包括容纳腔,所述缸盖机构为下缸盖,所述活塞杆机构为下活塞杆;所述下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下缸盖密封所述下活塞杆与所述缸筒机构之间的开口区域;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补偿腔,该补偿腔与所述下活塞杆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的两侧;所述补偿腔与所述活塞之间的腔壁设置一压缩阀和一补偿阀。
所述第二摇杆与所述第一摇杆结构相同。
所述快速区的卷绕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慢速区或所述第二慢速区的卷绕直径。
所述逃生绳的长度对应于特定的楼层高度。
在所述绳槽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绳槽内划分第一慢速区、快速区和第二慢速区,将逃生绳对应卷绕在该三个区域,这样被困人员在下降的过程中,先经过第一慢速区、再经过快速区、最后经过慢速到达地面,其速度变化与整个逃生高度相配合,既缩短了时间,又保证了安全速度,特别适用于环境恶劣人员慌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第一阻滞杆与第二阻滞杆的延伸方向夹角为90度,即在转轴的周向上错开90度,从而使第一阻滞杆和第二阻滞杆对转轴的阻力矩比较稳定;
同时,在液压缸的容纳腔内设置补偿腔,这样液压缸内的活塞在往返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其内液体的周期性内流,保证摇杆长度伸缩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简易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时的第一、第二摇杆和第一、第二阻滞杆一状态分布示意图;
图3为第一摇杆与第一阻滞杆共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摇杆与第二阻滞杆共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9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蒸汽避火服
- 下一篇:一种带光辐射保护的光输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