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茎杆类农作物断梢剥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9639.4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为钢;刘柳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星鸣农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茎杆类 农作物 断梢剥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于甘蔗收获机械以及茎杆类农作物的茎叶剥离机械上的茎杆类农作物断梢剥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于甘蔗收获机械以及茎杆类农作物的茎叶剥离机械上的断梢剥叶机构的剥叶元件是采用旧轮胎胶、树脂、尼龙及塑料等材料制作,也有用橡胶与金属丝等硬质材料合成或者缠绕制成。其中采用旧轮胎胶、树脂、尼龙及塑料等单一材料制作的断梢剥叶机构的剥叶元件其硬度、刚性、弹性及耐磨性能都比较差,不能满足剥叶机械的工作需要。而采用橡胶与金属丝等硬质材料合成制成的断梢剥叶机构的剥叶元件由于其硬质材料是设置在橡胶片的侧边,两种不同材质的物质合成后不够牢固,可靠程度低,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橡胶或者硬质材料易于断开、分离、损坏,而使剥叶元件失效。而另外一种采用用橡胶与金属丝等硬质材料缠绕制成的断梢剥叶机构的剥叶元件,其金属丝的缠绕工艺复杂,难度大,制造成本高,难以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茎杆类农作物断梢剥叶器,它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断梢剥叶机构的剥叶元件耐磨性差,易损坏及难以批量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用于安装在剥叶断梢机械上,在与轴连接为一体的安装板上沿径向固定有至少两根呈幅射状向外伸出的断梢剥叶元件,该断梢剥叶元件可以采用直径适宜的钢丝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断梢剥叶元件可以是分组沿轴向排列,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的断梢剥叶元件可以是采用刚性材料或者是弹性材料制作;所述的断梢剥叶元件可为螺旋弹簧结构,或者是一端为杆状向外伸出的螺旋弹簧结构,其向外伸出的杆状部分可为直杆或曲杆或折线杆之一种;所述的断梢剥叶元件也可以为直杆或曲杆或折线杆之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刚性、弹性及耐磨等综合机械性能好的优点,充分提高了断梢剥叶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机械产品的使用维护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断梢剥叶机械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固定连接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甘蔗断梢剥叶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有安装板1、断梢剥叶元件2、侧板3、轴4、茎杆类农作物断梢剥叶器5、茎杆类农作物断梢剥叶器6、出蔗口7、进蔗口8。
在图1、图2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有一轴4,在轴4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安装板1,在安装板1上沿径向固定有多根分成六组沿轴向排列,等距均分固定在安装板1上并且呈幅射状向外伸出的断梢剥叶元件2,该断梢剥叶元件2采用的示刚性材料制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2制作为一端呈螺旋弹簧结构,一端为杆状向外伸出,并且向外伸出的杆状部分为直杆。
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2制作为螺旋弹簧结构。
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2制作为一端呈螺旋弹簧结构,一端为杆状向外伸出,并且向外伸出的杆状部分为曲杆。
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断梢剥叶元件2一端为杆状向外伸出,向外伸出的杆状部分为曲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过程中,固定在安装板1上的断梢剥叶元件2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也可以多种混合搭配安装。
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断梢剥叶元件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板1上,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断梢剥叶元件2还可以通过铆钉固定或者是焊接、铰接、扣接等方式固定在安装板1上。
在图8所示的甘蔗断梢剥叶机中,在进蔗口8和岀蔗口7之间安装有两个本实用新型茎杆类农作物断梢剥叶器5和茎杆类农作物断梢剥叶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星鸣农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星鸣农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9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白名单机制的数据深度解析方法
- 下一篇:即时索引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