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手机设备上进行数据共享的中间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811.4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宏君;陈荣;宋英杰;刘亚清;洪丽娜;郭静寰;吕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设备 进行 数据 共享 中间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行于手机设备上的中间件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移动手机组成的分布式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背景技术
有线网络,又称固定网络,即由一系列固定的主机,通过高带宽的网线及组网设备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物理网络。这样的运行环境要求分布式应用程序考虑:(1)可扩展性,是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容纳更高负载的能力;(2)开放性,指的是可以在功能需求变化时,更容易的扩展和修改系统;(3)异构性,是指分布式系统中被集成的不同组件是由不同的程序语言编写的,运行的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并且又是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执行;(4)容错性,指的是在系统出错时,能够在不停止整个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自动恢复;
(5)资源共享和访问控制,即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可以为不同系统的用户有条件地共享。中间件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它处于网络操作系统之上,对开发者隐藏了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成功应有于固定网络环境下的中间件系统有OMG CORBA、Microsoft COM、Sun Java/RMI以及IBM MQSeries等。
近年来由于PDA、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无线网络的迅猛发展,移动应用正在不断接近人们的工作生活。由于设备的移动性、资源受限,移动无线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固定网络,网络结构不固定,网络连接性较差。再加上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有限,设备异构性强,固定网络上中间件系统完全不适合移动无线网络,所以一种适合移动设备的中间件系统急需被研制。
并且随着手机服务器及手机设备系统的日趋成熟(如:已知的畅力源手机服务器等等),为在手机设备上进行数据共享的中间件的系统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套能够运行于手机设备上的移动消息中间件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在手机设备上进行数据共享的中间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应用于至少一个服务器端和两个以上运行于手机设备的客户端组成的系统中;
所述客户端包括:
客户端项目管理单元,用于用户编辑消息,配置通信对象以及通信方式参数;
客户端消息转换单元,用于将用户编辑的消息转换成XML格式的消息,并将此消息继续转换成树的形式;
客户端缓存单元,用于存储用户本地的数据,使用户可以离线的对数据进行操作修改,并将客户端经常访问的服务器端的数据存储在本地;
客户端通信单元,用于使用户同其他客户端或服务器进行通信;
客户端DOM操作单元,用于对XML格式的树形结构的消息进行添加和修改操作,并对其他终端发送过来的消息进行解析;
客户端消解策略单元,用于对消息转换单元转换成树形式的消息中的冲突节点定义冲突解决策略;
客户端冲突消解单元,用于调用客户端DOM操作单元对XML消息进行处理,之后调用所述客户端消解策略单元,按照事先定义的冲突消解策略来解决冲突;
显示单元,用于将结果显示给用户;
服务器端具有:
服务器端消息队列管理单元,用于对服务器的消息进行管理,并控制服务器同其他终端之间进行收发消息;
服务器端存储单元,用于将消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服务器端通信单元,用于使该服务器与其他客户端或服务器进行通信;
服务器端消解策略单元,用于对树形式的消息中的冲突节点定义冲突解决策略;
服务器端DOM操作单元,用于对XML格式的树形结构的消息进行添加和修改操作,并对其他终端发送过来的消息进行解析;
服务器端冲突消解单元,用于调用服务器端DOM操作单元对XML消息进行处理,之后调用所述服务器端消解策略单元,按照事先定义的冲突消解策略 来解决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