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煎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705.6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邹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煎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煎制器具,具体是提供一种中药煎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对于中药的煎制,一般是采用砂锅在炉灶上煮的方法,这种煎制的方法比较简陋,尤其是对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其更难被年轻人所接受。
于是,使用电加热的煎药器就应运而生,这种煎药器的结构一般包括陶瓷材质的罐体,罐体上方扣合有盖,罐体前方设置有倒药口,后方设置把手,罐体内底部设置有加热块,加热块通过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罐体外侧底部的控制器部分,使用时,通过控制器部分对加热块进行控制,使其产生两种不同温度的加热效果,满足中药煎制过程中对于文火、武火的要求。
上述这种煎药器应用虽然较为普遍,但其仍有以下不足之处:
1、中药煎制之前都需要浸泡,而对于在罐体内的中药而言,加过多的水会使其药效降低,而较少的水则会使其浸泡不充分,现有技术是加水后,使用筷子等器具对其进行搅拌,这样不但浸泡效果不好,而且操作很麻烦。
2、中药煎制完成后,需要从倒药口将中药药汁倒出,为了过滤掉其中的中药渣滓,需要使用过滤网或者纱布,这样也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中药煎药器,其不但解决了煎药前药物浸泡的不彻底的问题,而且还不用使用额外的过滤网或者纱布,方便快捷的煎制出疗效更佳的中药药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药煎药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方扣合有盖,所述罐体前方设置有倒药口,后方设置把手,所述罐体内底部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通过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罐体外侧底部的控制器部分,所述盖内部活动连接有药物挤压搅拌机构。
药物挤压搅拌机构包括插接于所述盖内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固定有挤压盘,所述挤压盘上设置有透水孔。
倒药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煎药器,其盖上插接的药物挤压搅拌机构,既可以对加水的中药进行挤压,使其完全浸泡于少量的水中,且药物挤压搅拌机构携带方便,便于使用,更有倒药口处直接设置的过滤网,使其不需另配纱布等过滤工具,即可倒出符合服用要求的药汁,更加方便了患者,故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煎药器,其更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中药煎制效果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中药煎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中药煎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一种中药煎药器的药物挤压搅拌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煎药器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
一种中药煎药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方扣合有盖2,所述罐体1前方设置有倒药口3,后方设置把手4,所述罐体1内底部设置有加热块5,所述加热块5通过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罐体1外侧底部的控制器部分6,所述盖2内部活动连接有药物挤压搅拌机构7。
药物挤压搅拌机构7包括插接于所述盖2内部的连接杆71,所述连接杆71的下方固定有挤压盘72,所述挤压盘72上设置有透水孔73。
倒药口3处设置有过滤网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煎药器使用方法如下,将中药放入罐体1内,加入适量水进行浸泡,浸泡过程中可利用盖2上的药物挤压搅拌机构7对罐体1内的中药进行向下挤压,使其完全浸泡于水中,待浸泡一小时之后,便可将药物挤压搅拌机构7从盖2上取下,然后开始药物的煎制,煎制过程完毕后,可直接倒入容器内服用,其过滤网8可以保证药汁内药渣的残留量达到服用标准。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灭菌规格板
- 下一篇:一种带刻度的医用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