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脏按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171.7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戴红艳;王守东;吴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 按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脏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抢救心脏骤停的病人时,需要进行胸部按压来进行抢救,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是人工按压的方式,人工按压时,先将病人平卧,解开衣领,用仰头抬颌法使气道开放,按压部位为胸骨中段1/3与下段1/3交界处,以左手掌根部紧贴按压区,右手掌根重叠放在左手背上,使全部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要平稳,有规则,不能间断,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次数:成人每分钟60~100次。按压深度:成人胸骨下陷3~5厘米。心脏按压用的力不能过猛,以防肋骨骨折或其他内脏损伤。若发现病人脸色转红润,呼吸心跳恢复,能摸到脉搏跳动,瞳孔回缩正常,抢救就算成功了。
上述按压方式常受体力影响,无法保证每次按压浓度在3-5cm,也不能保证按压频率在80-100次/分钟,使抢救效果也难以保证,而且,人工按压工作强度大,人工按压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人轮换着对患者进行人工按压,难免会影响整个抢救工作的开展。
鉴于上述缺陷,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按压浓度和频率可控,有利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的心脏按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按压浓度和频率可控,有利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的心脏按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液压杆,其中,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上部进一步设置有转向套,所述转向套上固定焊接有悬臂,所述悬臂垂直与所述液压杆。
所述悬臂上设置有电机、电路控制盘、皮带和偏心轮,所述电机与电路控制盘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偏心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连接。
所述偏心轮上进一步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设置有按压盘,所述按压盘与所述压杆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杆高度可调,悬臂可沿着液压杆水平方向任意旋转,适于各种床位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脏按压。
2、本实用新型采用偏心轮结构,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偏心轮带动连杆,连杆带动压杆和按压盘上下运动,其上下运动的深度和频率均可调,可保证心脏按压质量。
3、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降低医护人员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底座 2、支撑柱 3、液压杆
4、转向套 5、电路控制盘 6、电机
7、皮带 8、偏心轮 9、悬臂
10、连杆 11、压杆 12、按压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底座1,支撑柱2和液压杆3,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的上部进一步设置有转向套4,转向套4上固定焊接有悬臂9,悬臂9垂直与液压杆3。悬臂9上设置有电机6、电路控制盘5、皮带7和偏心轮8,电机6与电路控制盘5之间电连接,电机6与偏心轮8之间通过皮带7连接。偏心轮8上进一步设置有连杆10,连杆10的下端连接有压杆11,压杆11的下端设置有按压盘12,按压盘12与压杆11之间螺纹连接。电路控制盘5上设置有按压深度调节键和按压频率调节键。用于调节按压盘的上下运动的幅度大小和频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杆高度可调,悬臂可沿着液压杆水平方向任意旋转,适于各种床位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脏按压。本实用新型采用偏心轮结构,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偏心轮带动连杆,连杆带动压杆和按压盘上下运动,其上下运动的深度和频率均可调,可保证心脏按压质量。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降低医护人员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的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按压浓度和频率可控,有利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的心脏按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面橡胶塞
- 下一篇:双监视器电子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