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簧片式安全护针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27848.5 | 申请日: | 201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芬;冼华;罗布·瑞安;罗伯特·坎菲尔德;鲜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益明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簧片 安全 护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针器,尤其涉及一种簧片式安全护针器。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医疗器械来看,注射器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产品之一,据保守估计,每年仅一次性注射器的世界总消费数量即达上百亿支之多。然而,目前世界各国医院因针头断裂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注射针头人体伤害事故估计每年都发生数百万次,由此而产生的急救治疗费用累计达到了惊人的数亿美元。因此,欧美各国开始大力推行使用安全型注射器。美国的“联邦安全型注射器法”规定美国临床医学界应尽可能采用安全性注射器,各医院必须参照执行。欧盟医疗委员会通过一项“鼓励(欧盟)各国医学界使用安全型注射器”的决议。
进一步来看,全球每年约有60亿次注射操作使用了未经消毒就重复使用的注射器或针头;不安全注射导致的新增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占全球全部新增乙肝病毒感染病例的33%,而医务场所的不安全注射导致的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的5%。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医院因针头断裂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注射针头人体伤害事故每年发生数百万人次。美国医学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美国每年约发生100万人次医护人员意外被注射器扎伤事故,其中至少有千余人会被针头上附着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每次因注射器针头断裂而被扎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产生的急救治疗费用为人均3000美元。
因此,需要一种简便而易于实施的安全护针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簧片式安全护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簧片式安全护针器,包括有注射器针头,其中:在所述注射器针头上套设有塑胶壳,所述塑胶壳的一侧设有供注射器针头出入的针头通孔;所述塑胶壳的另一侧设有注射器连接端口;所述注射器连接端口内设有抵触版,抵触版上设有止位孔;所述塑胶壳内设有针头限位卡簧,且塑胶壳对应于针头限位卡簧工作端的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限位卡簧的工作端上延伸有遮挡片,限位卡簧处于复位状态时,遮挡片的顶端高度高于针头通孔;所述注射器针头的针尖上设有止位部件。
上述的簧片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止位部件为止位环,所述止位环的孔径大于止位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上述的簧片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止位部件为扩展口,扩展口的孔径大于止位孔的孔径。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簧片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注射器连接端口与注射器针头的底座前端结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待注射器使用完毕后,依托于遮挡片与抵触版的配合对注射器针头特别是气针尖部分进行一个有效的隔离容纳,效确保已使用的注射器针头不会污染外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针头的前行方向受到遮挡片的限制,可以防止被污染注射器针头刺穿人员,杜绝这种危险的传播途径。同时,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便于大规模制造,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塑胶壳的总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簧片式安全护针器处于使用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针管回缩到塑胶壳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簧片式安全护针器处于针尖完全收纳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止位部件与抵触版上止位孔的孔径差值示意图;
图6是止位环构成的止位部件构造示意图;
图7是扩展口构成的止位部件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注射器针头 2塑胶壳
3针头通孔 4注射器连接端口
5抵触版 6止位孔
7针头限位卡簧 8开口
9遮挡片 10针尖
11容纳空间 12止位环
13扩展口 14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益明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益明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7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双腔冲吸引管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