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合金捣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5007.0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敏;刘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市海世嘉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B02C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合金 捣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铁合金捣块机,属于铁合金捣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合金行业是冶金钢铁炉料的重要供应大户,铁合金是用矿石经矿热炉冶炼后形成的一种合金块。铁合金在铁水出炉后约1~2小时开始凝固,为了便于冶金钢铁企业的炼钢入炉和运输方便,需把冷凝后的铁合金大块破碎至6~11公分的小块状,一般有2种方法:(1)机器破碎,效率高但成品率低,粉率约占总量10%~15%,企业一般不予采用。(2)人工砸块,效率低,粉率也低,约占总量的5%~8%,但缺点是人工成本高,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以上2种办法均有优缺点,目前我国大都采用人工破碎的方法,但受越来越高的人工费用和企业用工难的困扰,使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品率高,且劳动强度小的铁合金捣块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铁合金捣块机,包括:底座、立柱、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减震装置、气缸和锤头,底座上安装有立柱,第一悬臂的尾端安装在立柱上部,前端与第二悬臂的尾端连接,第二悬臂的前端下方通过减震装置与气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锤头连接,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所述的减震装置为液压减震装置;
所述的减震装置为气弹簧减震装置;
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或为伺服电机,或为变频调速电机,或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第二悬臂一端下方通过减震装置与气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锤头连接,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作用使第一悬臂可以绕立柱旋转,第二悬臂绕第一悬臂旋转,气缸带动锤头上下运动,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三维方向转动,组成一个一定直径的圆,在圆内任一坐标点上均可操作。
2、本实用新型模拟人工捣块的动作,且捣块的力量决定于气压的大小和锤头的质量以及气缸的活塞直径,大小均可调节,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粉率低,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立柱、3为第一悬臂、4为第二悬臂、5为减震装置、6为气缸、7为锤头、8为第一电机、9为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铁合金捣块机,包括:底座1、立柱2、第一悬臂3、第二悬臂4、减震装置5、气缸6和锤头7,其结构为:底座1上安装有立柱2,第一悬臂3的尾端安装在立柱2上部,前端与第二悬臂4的尾端连接,第二悬臂4的前端下方通过减震装置5与气缸6连接,气缸6的活塞杆与锤头7连接,第一悬臂3和第二悬臂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
所述的减震装置5为液压减震装置;
所述的减震装置5为气弹簧减震装置;
所述的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或为伺服电机,或为变频调速电机,或为步进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的作用使第一悬臂3可以绕立柱2旋转,第二悬臂4可以绕与第一悬臂3的连接部分旋转,气缸6带动锤头7上下运动,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三维方向转动,组成一个一定直径的圆,在圆内任一坐标点上均可操作;减震装置5为液压减震或气弹簧减震或两者的结合;通过液压减震和气弹簧减震的作用,使执行机构的后挫力得以释放,减少对第一悬臂3和第二悬臂4的冲击震动。
本实用新型旋转的角度和向下捣块的力度均可以由电气控制程序来控制,如设定起始端的加减速度,使动作平稳,通过控制气缸6活塞杆冲程的长短来调节向下捣块的力度,使大小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市海世嘉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市海世嘉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5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坚果破壳清选机
- 下一篇:一种沙棘果汁保鲜灭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