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解封连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4971.1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邹皓;李小利;邹炎章;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皓;李小利;邹炎章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71740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解封 连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井解封连通装置,在Y211封隔器封上采下的管柱中,如油井下部存在负压,则造成作业时封隔器解封起管柱困难,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负压的影响,使井下管柱及封隔器能顺利起出及建立油管内空间与油套环形空间的连通通道进行反洗井解卡。
背景技术
使用Y211封隔器管柱实行封上采下的油井中,作业施工上提管柱解封时,如果封隔器胶筒不能正常收缩的情况下,此时封隔器将如同一个大抽汲抽子,若油层能量低,存在负压,则经常造成作业时封隔器解封起管柱困难的情况,使井下封隔器及管柱无法正常提出井筒,只能采取油井大修作业,使施工难度增大,施工作业费用成倍增加,同时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时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油井解封连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油井解封连通装置包括中心管和外套管,其中心管上部有上台阶,上管头插入中心管上台阶与外套管之间,该段上管头与中心管之间设密封圈,在密封圈之上的中心管上有内管孔;中心管中部与外套管贴合处有剪钉将两者结合,在剪钉上部的外套管上有外管孔;中心管下部有起限位作用的下台阶,在外套管的下端有挡环。
所述的油挡环与中心管之间有防转销钉,中心管的对应位置有一竖直长槽,防转销钉的尾端置于中心管的竖直长槽中。
所述的中心管下部的下台阶至挡环上端的距离H1等于中心管上内管孔至外套管上的外管孔的距离H2。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
1、能解决由于油层负压影响,封隔器管柱无法正常起出的问题。
2、能实现封上采下油井当抽油杆柱被卡死时进行反洗井解卡的目的。
3、适用不同深度的油水井;可根据不同井深设定剪钉3剪断时所需的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解封连通装置包括中心管和外套管,中心管4上部有上台阶4a,上管头1插入中心管上台阶4a与外套管5之间,该段上管头1与中心管之间设密封圈2,在密封圈2之上的中心管上有内管孔4b;中心管4中部与外套管5贴合处有剪钉3将两者结合,在剪钉3上部的外套管5上有外管孔5a;中心管4下部有起限位作用的下台阶4c,在外套管5的下端有挡环7,挡环7与中心管4之间有防转销钉6,中心管4的对应位置有一竖直长槽4d,防转销钉6的尾端置于中心管4的竖直长槽4d中。
所述的中心管4下部的下台阶4c至挡环7上端的距离H1等于中心管4上内管孔4b至外套管5上的外管孔5a的距离H2。
技术要求:剪钉3剪断力:40-50KN。
在下管柱时,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剪钉3被剪断。
如在下管柱时剪钉3被剪断,则在坐封Y211封隔器时,必须考虑连通装置伸缩的影响。
工作原理:
解除负压影响,顺利起出封隔器管柱:本实用新型的油井解封连通装置上端与上部管柱连接,下端与下部的封隔器管柱连接。
上提上管柱解封时,如果由于油层负压影响,封隔器不能顺利起出时,继续加大对上管柱的提拉力,当上管柱的提拉力大于剪钉3剪断的设定值时,剪钉3被剪断;上接头1、外套管5、挡环7一起上行,使外套管5和中心管4上的两个孔4b与5a连通,即连通了油管内空间与油管外的油套环形空间,从而使封隔器上下的油套环形空间连通,消除油层负压的影响,使井下封隔器管柱顺利的起出。上述过程在外套管5下端挡环7的上端顶到中心管4下部的下台阶4c时,中心管4上内管孔4b与外套管5上的外管孔5a相通;防转销钉6在中心管4的竖直长槽4d中滑动,不影响上接头1、外套管5、挡环7上行,防转销钉6只起防止上接头1、外套管5、挡环7相对中心管4旋转的作用。
同理,封上采下油井的抽油杆柱被卡死的反洗井解卡的过程:上提封上采下生产管柱,当管柱的上提拉力大于剪钉3剪断的设定值时,剪钉3被剪断,上接头1、外套管5、挡环7上行,使外套管5和中心管4上的两个孔4b与5a连通,从油套环形空间来的液流,经过外套管5和中心管4上的连通的孔进入油管内,达到反洗井的目的。
该连通装置适用于41/2in小套管井和51/2in套管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皓;李小利;邹炎章,未经邹皓;李小利;邹炎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4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逐级解封可洗井封隔器
- 下一篇:海上采油井喷导油控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