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液回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3743.2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3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雁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窦久鹏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 回收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用于精加工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却液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精加工台设备的冷却液回流系统不完善,因为采用的集液盘接收加工过程中溅出的冷却液,集液盘中的冷却液无法自动回流到设备的冷却液循环系统中,只能用人工回流,费时;再有精加工台动力头挡住操作者的视线,集液盘中的冷却液易满溢出,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在冷却液回流系统中使冷却液自动回流的冷却液回收器;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冷却液回收器,其特征在于由外罩、2个管接头、两个减压管、4个螺栓、4个螺帽、回收器顶板、回收器底板、底部压紧板、2个边体构成;外罩顶面上制出两个安装减压管的孔,在回收器顶板长轴线上制出2个减压孔,在回收器顶板短轴线两端处分别制出1个凹口,在回收器顶板长轴线两端处分别制出1个与管接头配合的凹口,在回收器底板长轴线两端处分别制出1个与管接头配合的凹口,在回收器底板长轴一端制出平凸台,平凸台向中心沿伸至边体的曲折空腔的边缘,每个边体中部制有曲折空腔,曲折空腔制出冷却液的进口、冷却液的出口和进口与出口的连接空腔;依次从下往上将底部压紧板、回收器底板、2个边体、回收器顶板和外罩叠加,并在叠加层上制出通孔,用4个螺栓和4个螺帽固定,将2个管接头装在由压紧板、回收器底板、2个边体、回收器顶板和外罩围成的空腔的两端,将两个减压管装在外罩顶面上制出的两个安装减压管的孔内,两个减压管的下端与回收器顶板长轴线上制出的2个减压孔相连。
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冷却液从边体中部制出的冷却液的进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冷却液进入到曲折空腔,冷却液再从边体中部制出的冷却液的出口进入到由回收器底板、2个边体、回收器顶板围成的空间通道内,与进风混合,从一个管接头进入冷却液循环系统中,实现了冷却液自动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冷却液回收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液回收器结构分离示意图;
图3是冷却液回收器中边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示意图。
图中的:1、外罩 2、管接头 3、减压管 4、螺栓 5、回收器顶板 6、回收器底板 7、底部压紧板 8、边体 9、螺帽 10、冷却液的进口 11、冷却液的出口 12、进口与出口的连接空腔 13、回收器底板上制出的平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冷却液回收器,其特征在于由外罩、2个管接头、两个减压管、4个螺栓、4个螺帽、回收器顶板、回收器底板、底部压紧板、2个边体构成;外罩顶面上制出两个安装减压管的孔,在回收器顶板长轴线上制出2个减压孔,在回收器顶板短轴线两端处分别制出1个凹口,在回收器顶板长轴线两端处分别制出1个与管接头配合的凹口,在回收器底板长轴线两端处分别制出1个与管接头配合的凹口,在回收器底板长轴一端制出平凸台,平凸台向中心沿伸至边体的曲折空腔的边缘,每个边体中部制有曲折空腔,曲折空腔制出冷却液的进口、冷却液的出口和进口与出口的连接空腔;依次从下往上将底部压紧板、回收器底板、2个边体、回收器顶板和外罩叠加,并在叠加层上制出通孔,用4个螺栓和4个螺帽固定,将2个管接头装在由压紧板、回收器底板、2个边体、回收器顶板和外罩围成的空腔的两端,为了安装固定牢固,在两个边体的两端端出凹槽,管接头可以插装在凹槽内,回收器底板上制有平凸台端安装的管接头为进气口,另一个管接头为冷却液和气混合后的出口,该出口与冷却液循环系统连接,将两个减压管装在外罩顶面上制出的两个安装减压管的孔内,两个减压管的下端与回收器顶板长轴线上制出的2个减压孔相连。
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进入由回收器底板、2个边体、回收器顶板围成的空间通道内,由冷却液和气混合后的出口流出,在空间通道内边体中部冷却液的出口处形成负压,冷却液在自身重力和负压作用下进入回收器底板、2个边体、回收器顶板围成的空间通道内,冷却液与气体混合后从出口进入冷却液循环系统,回收器底板上制出的平凸台可以防止气体携带冷却液倒流,影响冷却液进入冷却液循环系统。
外罩底端制出两个内翻边,以备螺栓和螺帽固定用,为了安装的方便,将外罩一个侧面制出开口,再用一个盖板用螺钉固定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一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心磨导轮传动机构
- 下一篇:镁锭切削料头自动落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