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844.8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成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静脉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深静脉置管穿刺使用的穿刺装置,具体是一种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针。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临床中的深静脉穿刺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先用小号穿刺针试穿成功后定位深静脉大概的方向、位置和深度,然后再换大号的穿刺针穿刺,穿刺成功再植入导丝,最后顺着导丝再置入深静脉导管。上述的穿刺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会给临床操作带来不便,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小号穿刺针穿刺成功后定位不清晰,再换大号穿刺针穿刺时还需要反复试穿,造成二次损伤,徒增病人疼痛。2、大号穿刺针组织损伤大,容易引发感染。3、操作技术比较复杂,操作时间长,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人体损伤小的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针包括穿刺针和外鞘,穿刺针的前端设为斜切面,穿刺针的后部设有针座;所述外鞘为中空的管体,外鞘的内径与穿刺针的外径相适,外鞘套在穿刺针上并能沿穿刺针移动,穿刺针的前部伸出外鞘,外鞘的尾部设有鞘座,该鞘座连接在穿刺针后部的针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鞘后端的鞘座上设有便于取放操作的拿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拿持部包括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和拿持板,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直接设置在鞘座上,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拿持板为两块,两块拿持板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外鞘后端鞘座的两侧,两块拿持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支撑板、后支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块拿持板为中间内凹的弧形板,弧形板可以与手指形状相适,便于拿持取放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拿持板外侧面上设有防滑凸筋,防滑凸筋既可以增强强度又能起到防滑作用,保证拿持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内部中空,中空的穿刺针在穿刺成功后,回抽有回血,便于判断穿刺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鞘的前端设为斜切面,斜切面使外鞘的推入操作更容易,减少对人体组织产生的创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上设有刻度线,当外鞘尾端位于穿刺针的零刻度位置时,外鞘尖端与穿刺针尖端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巧妙、穿刺成功率高,经临床实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到93.8%;并且操作简单快速,对人体损伤小,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极低;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穿刺针、2-外鞘、3-鞘座、4-拿持部、5-针座、6-后支撑板、7-拿持板、8-防滑凸筋、9-前支撑板、10-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针主要由穿刺针1和外鞘2组成,穿刺针1的前端设为斜切面,该斜切面可以使穿刺操作更容易,减少对身体的创伤,穿刺针1的后部设有针座5;所述外鞘2为中空的管体,外鞘2的内径与穿刺针1的外径相适,外鞘2套在穿刺针1上并能沿穿刺针1移动,穿刺针1的前部伸出外鞘2,外鞘2的尾部设有鞘座3,该鞘座3连接在穿刺针1后部的针座5上。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外鞘2后端的鞘座3上设有便于取放操作的拿持部4;该拿持部4包括前支撑板9、后支撑板6和拿持板7,前支撑板9、后支撑板6直接设置在鞘座3上,前支撑板9、后支撑板6相互平行;所述拿持板7有两块,两块拿持板7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外鞘2后端鞘座3的两侧,两块拿持板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支撑板9、后支撑板6上。所述两块拿持板7为中间内凹的弧形板,从而可以使拿持板7适应手指的形状,保证拿持稳定;另外,所述拿持板7外侧面上优选设有防滑凸筋8,防滑凸筋8既增加了强度又起到美观、防滑作用,使用安全、舒适、可靠。为了进一步提高穿刺置管精度,所述穿刺针1上优选设有刻度线,当外鞘2尾端位于穿刺针1的零刻度位置时,外鞘2尖端与穿刺针1尖端重合。通过读取外鞘2尾端在穿刺针1上的刻度位置,可以判断外鞘2的深度。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穿刺针1内部中空,在静脉穿刺成功时回抽有回血,便于判断穿刺针1已经进入深静脉。所述外鞘2的前端设为斜切面,可以方便外鞘2沿着穿刺针1进入深静脉。
如图1、图3所示,具体应用时,将外鞘2套在穿刺针1上,穿刺针1的针座5连接注射器,先用穿刺针1穿刺,如果注射器回抽有回血,则说明穿刺成功,判断穿刺针1已经进入深静脉;然后顺着穿刺针1轻柔推入外鞘2并将外鞘2固定好,再退出穿刺针1,将导丝10经由外鞘2置入至深静脉,最后退出外鞘2,即完成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成,未经徐永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咬骨钳
- 下一篇: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