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捞野杂鱼、家养鱼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653.1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贺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为民 |
主分类号: | A01K69/04 | 分类号: | A01K6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2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捞 野杂鱼 家养 鱼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捞野杂鱼、家养鱼苗装置,属于水产业的捕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捕鱼工具一般为捕鱼网,而捕鱼网会受捕鱼水域内乱石、杂草、淤泥、坠石、芦苇及夹沟等复杂水下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使起捕率低,而网目对鱼体的损伤大,鱼网也容易受损,导致捕捞成本高。
随着捕鱼作业技术的发展,捕鱼工具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捕鱼网上,采用诱捕原理,将鱼网做成箱形固定在捕鱼水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在公告号为CN2227405,公告日为1996年5月22日,名称为“淡水鱼喂捕网箱”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公告号为CN2259754,公告日为1997年8月20日,名称为“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介绍的捕鱼网箱,与传统捕鱼网相比,可对欲捕捞的鱼进行诱捕,不受捕鱼水域水下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使起捕率高,但均只能捕大留小,不能够有效的将野杂鱼和家养鱼苗捕捞,而且其结构较复杂,实际使用的时候,尤其是取鱼的时候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捕捞野杂鱼、家养鱼苗的装置,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开捕捞野杂鱼、家养鱼苗装置,其包括底网、两根长纲绳、固定长纲绳端部的大坠石、坠石、浮球和撑杆,撑杆围合形成食台,食台由位于里部的内撑杆分隔成位于相对两侧的前食台和位于中部的中食台,中食台的侧面设有带有浮球的八字形栏墙,所述八字形栏墙的小开口端连接有取鱼箱,在取鱼箱上设有取鱼口,在内撑杆靠内侧设有八字形的前八字门,在前八字门的小开口端设有前八字进鱼口,在栏墙上设有八字形的后八字门,后八字门的小开口端上设有后八字进鱼口,后八字门与栏墙的小开口端围成储鱼箱。
作为优选,在前八字门下设有栏墙和底网,用于拦截鱼类,让鱼类仅能够通过前八字门进入食台。
进一步优选,前八字门的前八字进鱼口朝向中食台开设,使得进入食台的鱼类只能够在食台内游动,而不会从该前八字门倒游出去。
作为优选,后八字门的后八字进鱼口朝向储鱼箱开设,该后八字门的作用与前八字门相同,使得鱼类只能够进入储鱼箱,而不会倒游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方便使用,通过控制前八字进鱼口的尺寸大小以及后八字门进鱼口的尺寸大小便可有效的控制进入食台以及最终进入取鱼箱中的鱼类大小,经过两次的筛选,可更加有效的捕捞野杂鱼、家养鱼苗,提高了捕捞的效率,另外,可直接从取鱼箱中取拿野杂鱼、家养鱼苗,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立体示意图。
1-前食台,2-中食台,3-前八字门,4-前八字进鱼口,5-储鱼箱,6-后八字门,7-后八字进鱼口,8-取鱼箱,9-取鱼口,10-撑杆,11-大坠石,12-长纲绳,13-坠石,14-浮球,15-栏墙,底网-16,101-内撑杆,102-连接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因此,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该捕捞野杂鱼、家养鱼苗装置包括底网16、两根长纲绳12、固定长纲绳12端部的大坠石11、坠石13、浮球14和撑杆10。撑杆10围合形成食台,食台由位于里部的内撑杆101分隔成位于相对两侧的前食台1和位于中部的中食台2,中食台2的侧面设有带有浮 球14的八字形栏墙15,所述八字形栏墙15的小开口端连接有取鱼箱8,在取鱼箱8上设有取鱼口9,在内撑杆101靠内侧设有八字形的前八字门3,在前八字门3的小开口端设有前八字进鱼口4,在栏墙15上设有八字形的后八字门6,后八字门6的小开口端上设有后八字进鱼口7,后八字门6与栏墙15的小开口端围成储鱼箱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为民,未经贺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橡胶发热片式加热鞋
- 下一篇:节水型无源自动浇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