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污泥浓度微环境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612.2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伟;甘一萍;李魁晓;蒋勇;周军;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浓度 环境 同步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是厌氧-缺氧-好氧型即A/A/O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A/A/O污水处理工艺是广泛应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污水脱氮除磷问题。随着社会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使得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A/A/O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碳源不足影响厌氧池中的释磷和缺氧池中的反硝化过程。2、较低的活性污泥浓度影响出水氨氮的稳定性。3、处理负荷受污泥沉降性能的限制,由于污泥沉降的速度较慢,使得处理负荷不能进一步提高。4、脱氮效果受到硝化液回流量即内回流的限制难以进一步提高,而增加内回流量,则致使碳源不足。传统A/A/O工艺往往通过投加甲醇等外部碳源解决碳源不足问题,在曝气池中增加填料以及增加污泥回流即外回流量,提高污泥浓度,提高污泥沉降速度,以增加处理负荷,并保证稳定的硝化效果;但这些措施增加了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提高内回流增加了内回流中溶解氧对进水碳源的消耗,进一步引起碳源不足,脱氮效果反而下降;同样,为了提高污泥浓度,提高污泥沉降速度,以增加处理负荷,保证稳定的硝化效果,在曝气池中增加填料以及增加污泥回流即外回流量,使得运行更加复杂,提高了运行成本,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因此,需要对传统的A/A/O工艺设备及其改进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而且简化运行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A/A/O工艺设备及现有改进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污泥浓度微环境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合理地控制传统A/A/O设备中的硝化液的回流即内回流量和污泥回流即外回流量,由传统的离心泵改为容积泵,同样可以提高污泥浓度,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形成高浓度大絮体污泥颗粒的微环境,在活性污泥絮体内部形成缺氧环境,外部为好氧环境,产生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即脱氮除磷的效果,提高处理负荷和处理效果及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减少对进水碳源的消耗,降低外加碳源的投加量,简化运行工艺,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高污泥浓度微环境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设有依序前后排列和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硝化液回流即内回流泵和管路、污泥回流即外回流泵和管路、溶解氧控制装置和进水碳源分配装置;其特征是:缺氧池和好氧池分别设有两个,并依序排列为缺氧池A、好氧池A、缺氧池B、好氧池B,前面连通厌氧池,后面连通二沉池;所述内回流泵和管路为:由好氧池B到缺氧池A的硝化液回流的管路和变频控制可调流量容积式泵A、所述外回流泵和管路为:由二沉池到厌氧池的污泥回流的管路和变频控制可调流量容积式泵B;所述溶解氧控制装置设有溶解氧控制器B和设置在好氧池A、B中的在线溶解氧浓度计,溶解氧控制器与在线溶解氧浓度计进行信号连接,并与曝气管路上的可控电动阀A进行控制连接;所述进水碳源控制装置设有硝酸盐氮浓度控制器A和设置在缺氧池A、B中的在线硝酸盐氮浓度计,硝酸盐氮浓度控制器与在线硝酸盐氮浓度计进行信号连接,并与进水碳源即初始污水管路上的可控电动阀B进行控制连接;另外还设有内回流和外回流控制装置,内回流控制装置设有内回流控制器D和设在出水管上的硝酸盐氮浓度计,内回流控制器与硝酸盐氮浓度计信号连接,并与内回流泵控制连接;外回流控制装置设有外回流控制器C和设在好氧池B中的污泥浓度计,外回流控制器与污泥浓度计信号连接,并与外回流泵控制连接。
所述变频控制可调流量容积式泵为变频往复式泵或变频回转式泵。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行的主要原理:
(1)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容积式泵进行硝化液回流即内回流和污泥回流即外回流有着突出的效果。传统工艺采用叶轮式泵进行内回流和外回流,采用叶轮式泵时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叶轮的高速回转会对回流中的污泥絮体产生极大的剪切力,使生物反应池中的污泥絮体不断的被剪切破碎,其粒径一般仅为100微米左右。采用本装置中的容积式泵后,由于容积式泵主要采用活塞的往复运动或者是螺杆的回转运动引起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运动部件较低的速度对污泥絮体的剪切力较小,使生物反应池中的污泥絮体能逐渐长大,其粒径可维持在300微米以上。较大的污泥絮体粒径为形成絮体内部的缺氧微环境和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除渣器排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遥控防盗装置及一种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