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2592.9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洁;毛宏建;蒙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H05B6/4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线盘,属于电磁加热线圈盘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磁灶,其内部关键元件线圈盘的线圈绕组均是由一匝漆包线一圈一圈均匀地绕在绕线支架上制成的,而每一匝漆包线是由若干单根的漆包线集结组成。这种结构的线圈绕组,依靠线圈盘周围的空间自然散热,散热效率较低,线圈盘的温度较高,导致交流阻抗较高,降低了电磁加热的加热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加热能效高的电磁加热线圈盘。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包括线圈绕组、支架及两个以上软磁磁条,其中软磁磁条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上,线圈绕组固装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包括中空芯管及包裹在中空芯管外表面的漆包线编织物,漆包线编织物与加热控制系统电连接。
上述漆包线编织物由若干根漆包线编织而成。
上述中空芯管为蓬松的具有耐热性能的玻璃纤维管。
上述中空芯管为耐高温胶管,或带有绝缘层的金属管。
上述中空芯管与液体冷却装置连通。
上述液体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及水泵,中空芯管的两端分别与水箱及水泵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线圈绕组包括中空芯管及包裹在中空芯管外表面的漆包线编织物,漆包线编织物与加热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结构,中空芯管增大了线圈绕组的散热面积,因此,大大提高了散效效果,使线圈盘的温度降低,减低了交流阻抗,提升电磁加热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线盘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线圈绕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线圈绕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线盘与液体冷却装置及加热控制系统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线圈盘,包括线圈绕组1、支架2及两个以上软磁磁条3,其中软磁磁条3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2上,线圈绕组1固装在支架2上,所述线圈绕组1包括中空芯管12及包裹在中空芯管12外表面的漆包线编织物11,漆包线编织物11与加热控制系统4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中空芯管12为蓬松的具有耐热性能的玻璃纤维管,中空芯管12增大了线圈绕组的散热面积,大大提高了散效效果,使线圈盘的温度降低,减低了交流阻抗,提升电磁加热的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漆包线编织物11由80根直径为0.3mm的漆包线111编制而成,编织时将漆包线111分成16匝,每匝5根线漆包线111,通过编织机相互交叉编织。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上述中空芯管12为耐高温胶管,或带有绝缘层的金属管,中空芯管12与液体冷却装置5连通,液体冷却装置5包括水箱51及水泵52,中空芯管12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53与水箱51及水泵52连通,液体13在水泵52的作用下在中空芯管12及水箱51之间循环,通过液体13进一步降低了线圈盘的温度,减低交流阻抗,提升了电磁加热的加热效率。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热交换系统
- 下一篇:新能源客车用变频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