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22199.X | 申请日: | 201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中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中模 |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号 滑环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领域,涉及一种信号滑环轴端的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电设备上的风电滑环导电轴密封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机组产能不断扩大,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国产化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信号滑环容易被污染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信号滑环是风电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重要部件,一旦信号滑环的环道被污染或腐蚀,就可能使信号滑环产生误码而传递错误信号,使控制系统对风机发出错误的指令或动作,从而可能损坏甚至损毁整个发了发电机组。然而,由于我国风场普遍建设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西部的沙尘、沿海的盐雾都可能对滑环的内部造成污染或腐蚀。另外,现有技术的风电发电机组齿轮箱向信号滑环漏油这一问题普遍存在,漏油对信号滑环造成的污染和不良影响是个普遍存在和特别突出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信号滑环容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号滑环的导电轴同连接导电轴的旋转壳之间有间隙,从而造成沙尘、盐雾、油污等污染物从这个间隙进入对滑环形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结合这一特点提供一种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这种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使滑环导电轴同信号滑环导电轴的旋转壳之间保持密闭连接,不再有间隙,阻止了沙尘、盐雾、油污等污染物从这个间隙进入,从而避免了对滑环形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的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此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包括密封本体,密封本体设计为中间开孔的圆环形,在密封本体上有环形凸起和固定孔。密封本体通过螺钉与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密闭连接,密封本体及环形凸起套在导电轴上,密封本体内侧与导电轴外表面密闭连接。环形凸起根据导电轴与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之间的间隙设计为对称开口的圆环形状。这种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使滑环导电轴同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之间保持密闭连接,使信号滑环关键部位受到密封保护,不再有间隙,阻止了沙尘、盐雾、油污等污染物从这个间隙进入,从而避免了对滑环形成污染,使信号滑环能够在漏油的机舱环境,在沙尘、盐雾的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保障了信号环不受污染有清洁的工作环境,从而延长了信号环的使用寿命和保障了信号传输的准确性,本装置使用时安装方便,效果显著,成本较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图1方向上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装配位置的剖示图。1——密封本体;2——环形凸起;3——固定孔;4——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5——导电轴;6——信号滑环外壳;7——信号滑环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是一种异型橡胶密封套,包括密封本体1,密封本体1设计为中间开孔的圆环形,在密封本体1上有环形凸起2和固定孔3。密封本体1通过螺钉、固定孔3与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4密闭连接,密封本体1的内侧形状与导电轴5外表面形状相对应,密封本体1及环形凸起2套在导电轴5上,密封本体1内侧与导电轴5外表面密闭连接。环形凸起2根据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4与导电轴5之间的间隙设计为对称开口的圆环形状。通过这种方式对信号滑环关键部位的密封保护,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的一个端面与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4的对应端面紧密结合,环形凸起2填充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4与导电轴5形成的间隙,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的内径套在导电轴5上,这样,由导电轴5、风电信号滑环轴密封套、固定导电轴的旋转壳体4、信号滑环外壳6、信号滑环端盖7共同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隔绝了外部不良环境对内部工作空间的干扰和污染,使精密导电环道与刷针能够在清洁的条件下工作,从而保证了环道与刷针接触的可靠,保证了信号传递的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中模,未经何中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