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钥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1438.X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全;马林;梁倩;孙家奇;魏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9/00 | 分类号: | E05B19/00;E05B49/00;E05B47/06;E05B65/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00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钥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钥匙,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子钥匙。
背景技术
通信公司的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力企业的电能表箱、计量柜大多使用机械锁作为保护装置,机械锁仍采用传统的方式,通过机械钥匙的齿,与机械锁芯的缺口符合,插入锁芯后,将锁芯中的铜柱压回,使锁芯能够转动进行开锁。机械锁的密码在钥匙上就可以明显的呈现出来,安全性低,通过钥匙复制,就可以打开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以及计量柜等,无法保证通信、电力设备和装置的安全准确运行,不但造成企业经济上的损失,更使得企业无法对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计量柜内的设备装置的更换、检修等业务现场操作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
由于机械锁存在着许多的密码可见、易复制、操作不可控等隐患,无法保证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计量柜内设备的安全,通信、电力设备损坏、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电子锁作为新型的锁具产品,具有密码保护、不可复制、操作可控等优势,但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锁,都是锁具上装有供电装置或电池,由于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计量柜大多安装在室外或者环境比较差的比方,这样就容易对电池造成损害,出现漏液、损坏等情况,更重要的是通信公司的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力企业的电能表箱、计量柜中,安装着通信光缆、通信设备、交换设备、电能表、互感器、电压计时器等重要设备和装置,电子锁的供电装置、电池等十分容易对这些设备产生影响,造成设备损坏、故障、计量不准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锁存在容易对电池造成损害,出现漏液、损坏等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为电子锁提供工作电源的电子钥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钥匙,具有第二微控制器、存储模块、时钟模块以及电池,第二微控制器接有插头,该插头与锁体的插座匹配;电池为钥匙的工作电源,并通过插头及锁体的插座连接锁体的用电部件;第二微控制器接有存储模块及时钟模块。
所述钥匙中的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设有声光指示装置。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内部集成有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子钥匙为无源电子锁供电,不影响箱内的通信、电子信息,保证了电子锁及箱内设备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电子钥匙采用流程化授权管理,严格控制电子锁的操作权限和操作时间。
3.本实用新型与应用于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计量柜等现场设备操作的电子锁匹配,提高了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计量柜内通信以及电力设备装置的安全性,完善了通信公司、电力企业现场设备装置业务现场操作的管理。
4.本实用新型能真实记录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以及计量柜开关的具体时间和内容,方便快捷地实现了现场工作完成情况的检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匹配的锁体结构框图;
图2为锁体电路原理图;
图3为锁体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钥匙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钥匙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钥匙控制流程图;
图7为与本实用新型匹配的设置器结构框图;
图8为设置器电路原理图;
图9为设置器控制流程图;
图10为锁体及钥匙的配合控制流程图;
图11为锁体、钥匙及设置器的配合控制流程图;
图12为锁体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子钥匙锁广泛应用于通信光缆交接箱、基站设备箱、电能表箱以及计量柜等重要设施中,包括锁体、钥匙及设置器三部分,通过流程化、系统化的操作,制定通信设备、计量装置检查、更换的现场工作计划,设定智能电子锁的操作权限和操作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