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蚊磁疗护腕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21434.1 | 申请日: | 201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正明 |
| 主分类号: | A41D13/08 | 分类号: | A41D13/08;A61N2/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疗 护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蚊磁疗护腕,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驱蚊,人们习惯将驱蚊水直接涂于裸露的皮肤上,由于是直接涂于皮肤,产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直接接触人体,难免会产生过敏现象,不免让人担心,且在夏天,人体易流汗,擦汗时会将涂抹的驱蚊水一同擦去,防蚊效果不理想。另有一种防蚊贴,一层是浸有驱蚊水的布面,另一层是双面胶,使用时,将双面胶粘贴于衣服上,但是其为一次性产品,价格偏高,并且每片只可维持数小时的功效。
另外,在工作、学习和各种劳动中手腕的劳动强度很大,由此引起的手腕病也较多,故需要长期护理保健,做好预防。尤其是长时间使用鼠标会使手腕酸痛,固然目前有多种缓解手腕疲劳的护腕垫,但是由于其一般在桌面上固定不动,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蚊磁疗护腕,其节能环保,具有驱蚊、磁疗保健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蚊磁疗护腕,包括带状腕体,腕体两端设有扣合结构,所述腕体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设有夹层,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夹层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经过分压连接LED,并且蓄电池还连接振荡器,其振荡信号经放大电路连接蜂鸣器;腕体的夹层中还设有衬料层,内表面和衬料层绗缝中间设有乳突状磁性块。
作为优选,所述LED与限流电阻R1串联连接到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LED的光波为450~480nm。
作为优选,所述振荡器由电容C与电阻R2构成振荡电路,频率为27K至30KHZ。
作为优选,所述蜂鸣器设于腕体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腕体的内表面采用远红外化纤织物。
作为优选,所述腕体的内表面采用棉布。
作为优选,所述衬料层采用硬质衬布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乳突状磁性块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此护腕设有驱蚊装置,其与护腕结合为一体,便于携带,且用太阳能发电,节能环保,并且成本低,可持续、反复随时使用;该护腕体内表面的凸起,可以起到磁疗的效果,从而舒缓手腕的疲劳,并且在使用鼠标时,护腕随着手和鼠标的移动而灵活移动,可以时刻保持手腕放松,避免腕部摩擦生成老茧,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和舒适,方便实用、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驱蚊磁疗护腕,包括带状腕体1,腕体1两端设有扣合结构2,扣合结构为尼龙搭扣或按扣,优选为尼龙搭扣,所述腕体1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设有夹层,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夹层内设有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联接,蓄电池经过分压连接LED,并且蓄电池还连接振荡器,其振荡信号经放大电路连接蜂鸣器,蜂鸣器为BUZZER型;所述LED与限流电阻R1串联连接到蓄电池。所述LED的光波为450~480nm(磁粒子以光的形式传送),优选为480nm。所述振荡器由电容C与电阻R2构成振荡电路,频率为27K至30KHZ。所述蜂鸣器设于腕体1的外表面,腕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电源开关S。
当开关S闭合时,电源VCC通过分压电阻R1分压供给LED,同时,电源VCC通过分压电阻R3分压供给电容C和R2构成的振荡器,振荡信号经由Q1和Q2组成的放大电路,将放大的电流输出给在27K-30KHZ频率工作下的蜂鸣器,蜂鸣器与LED磁波形成共振。
利用蜂鸣器发出振频,LED将磁粒子以光波传送与蜂鸣器形成共振,使局布地域的磁场发生微变因雌蚊的飞行接收器官受到干扰而离开,从而达到驱蚊效果。
腕体1的夹层中还设有衬料层,内表面和衬料层绗缝中间设有均匀分布的乳突状磁性块3。作为优选,所述腕体1的内表面采用远红外化纤织物或者采用棉布,所述衬料层采用硬质衬布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正明,未经刘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