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体位保持枕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351.2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0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路琦;胡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琦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G7/05;A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网膜 脱离 硅油 填充 术后 体位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体位保持枕。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离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病情严重、复杂的视网膜脱离病例,在常规手术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通过硅油填充手术可提高视网膜的解剖复位率和术后视力。硅油作为玻璃体代替物可在一定时间内支持及铺开皱缩的视网膜,有利于形成视网膜脉络膜粘连,主要用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
体位的指导和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硅油填充术护理的重点。术后的卧位与手术后的视网膜复位率有密切关系,只有采取正确的治疗体位,才能使硅油上浮,达到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目的,使视网膜复位;有效的体位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体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体位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一般的枕头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目前有一种马蹄形保持枕,适于俯卧位患者,但此种枕头高度固定、适用性差;采用充气可调整高度的塑料枕透气性不好;且马蹄形保持枕不适用于侧卧位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舒适、透气性好、高度可调整、一物多用的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体位保持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马蹄形枕和半椭圆形备枕,马蹄形枕的缺口处配置有与其缺口尺寸一致的半椭圆形备枕;马蹄形枕由1~10个马蹄形枕垫叠合而成;半椭圆形备枕由1~10个半椭圆形备枕垫叠合而成。
所述的马蹄形枕最上方的马蹄形枕垫为中空的,其上表面为网状面。
所述的半椭圆形备枕最上方的半椭圆形备枕垫为中空的,其上表面为网状面。
所述的马蹄形枕垫和半椭圆形备枕垫的个数与厚度一样。
使用时,对于俯卧位患者只使用马蹄形枕即可,对于侧卧位患者只需将半椭圆形备枕放置于马蹄形枕的缺口处即可。可根据患者的要求增加或减少马蹄形枕垫和半椭圆形备枕垫的个数,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体位保持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只需简单的调整即可适用于俯卧位患者或侧卧位患者,一物多用;
2、通过增加或减少马蹄形枕垫和半椭圆形备枕垫的个数来调节高度,操作简单、实用、舒适;
3、最上方的马蹄形枕垫和半椭圆形备枕垫为中空的,其上表面为网状面,透气性好;
4、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体位保持枕的马蹄形枕与半椭圆形备枕配合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马蹄形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半椭圆形备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马蹄形枕,2、半椭圆形备枕,3、马蹄形枕垫,4、半椭圆形备枕垫,5、网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体位保持枕,其结构包括马蹄形枕1和半椭圆形备枕2,马蹄形枕1的缺口处配置有与其缺口尺寸一致的半椭圆形备枕2;马蹄形枕1由4个马蹄形枕垫3叠合而成;半椭圆形备枕2由4个半椭圆形备枕垫4叠合而成。
马蹄形枕1最上方的马蹄形枕垫3为中空的,其上表面为网状面5。
半椭圆形备枕2最上方的半椭圆形备枕垫4为中空的,其上表面为网状面5。
马蹄形枕垫3和半椭圆形备枕垫4的个数与厚度一样。
本实用新型的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体位保持枕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琦,未经路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