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154.0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张彬;王小波;肖艳林;张帆;王泽男;彭登荣;丁俊丽;梁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襄樊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管。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后引流创腔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医疗器具。引流管前端为开口状,使患者易感疼痛;更换与引流管连接的负压装置时需要用止血钳钳夹引流管,操作不便;引流管长度不合适,与负压装置连接时不便。与负压装置连接时要找长度合适管道相连接,给操作带来不便。更换负压装置时,将引流管对折或用止血钳钳夹引流管,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易于更换负压装置、引流效果好的负压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在于:引流管管体顶端为弧形封闭状,前端有相对交错排列的圆形侧孔;引流管管体内有一中空内套管,内套管前端与引流管顶端相连接;内套管上有相对交错排列的圆形侧孔;连接管通过连接器与引流管管体连接。
所说的内套管外有用于增加引流效果的消毒海绵。
所说的固定器为套于引流管上、可沿引流管上下移动的橡胶圆环,两侧连接两个半圆形中空硅胶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内套管增加了引流效果,引流更彻底。2、引流管顶端的结构减少了病人刺激,减少痛苦。3、据引流装置位置及病人位置决定连接管长短,使病人活动更方便。4、结构简单,材质易取。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引流管管体1长50cm,内径0.3cm,材质为韧性硅胶材质管,手术结束时放入患者手术部位腔隙内。引流管管体1顶端为弧形封闭状,前端为带侧孔的硅胶管,长10cm,管壁上有圆形侧孔10个,相对交错排列,间距为0.3cm。在引流管管体1内有一中空内套管7,直径0.15cm,硅胶材质,前端与引流管管体1顶端相连接,在内套管7上有圆形侧孔,间距0.3cm,相对交错排列,在内套管7外有消毒海绵缠绕,与引流管管体1内壁想贴,目的是增加引流效果。引流管管体1上有一固定器2,固定器2为内径0.5cm的橡胶圆环,套于引流管管体1上,两侧连接两个半圆形中空硅胶块,半径0.3cm,中空小孔直径0.1cm,便于缝线穿入,扯动两侧半圆形中空硅胶块,固定器2可沿引流管管体1上下移动,可据腔隙大小固定于引流管管体1上。关断卡3为可沿引流管管体1上下移动的硬塑料卡,更换引流管时关闭关断卡3以关闭管腔,更换完毕打开关断卡3以引流液体。连接器5为圆筒状,长2cm,内径0.25cm,为硬塑料材质。连接器5用于连接引流管后端4和连接管6。连接管6长50cm,内径0.3cm,为韧性硅胶管,通过连接器5与引流管后端4连接。可根据负压装置位置决定使用连接管6长度,以病人方便活动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未经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高楼逃生衣
- 下一篇:血液透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