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脱泥功能的上清液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0237.8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信;黄海师;陈文南;罗坚;陆立海;韦海浪;朱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功能 上清液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脱泥功能的上清液排放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量逐年增大,这些废水需经过适当处理后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废水的生物处理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工艺是废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在好氧处理过程中,通过向废水曝气来提高废水的溶解氧,从而加速好氧微生物的繁殖、加快生物质的降解。曝气处理又分为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两种。连续曝气处理过程中,废水、活性污泥和空气混合,经过好氧作用使废水中的生物质降解,混合液经多级沉降后,上清液直接排放。在间歇曝气处理过程中,每曝气一段时间后需要静止,使活性污泥下沉,混合液分离成上清液层和污泥层,然后采用滗水器或者其它的排放装置将上清液排放。
目前的滗水器种类繁多,有虹吸式、旋转式、浮筒式、浮动式等,但是,这些滗水器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同时还存在一些缺陷,有的需附加动力,自动化程度不够,有的需经常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在深度曝气池中容易失稳,携带污泥多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及排水质量好的具有自动脱泥功能的上清液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脱泥功能的上清液排放装置,包括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接软管,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固定有高于进水管的浮箱并与滑竿形成套接,滑竿安装在盛液体的器件上;所述进水管的下部垂直朝下开有数个进水槽。
所述进水管的上部开有排气孔或接有排气管。
所述进水槽下方有挡气锥帽。
所述进水管为倒锥形管体。
所述进水管内靠软管的一端设有逆止自动板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备零件较少,具有自动脱泥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出水中携带污泥量小,排水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脱泥功能的上清液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箱;2.滑竿;3.进水管;4.排气管;5.进水槽;6.挡气锥帽;7.逆止自动板阀;8.软管;9.自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安放在水面上的浮箱1由不绣钢或固体泡沫材料构成,固定在进水管3的两端并高于进水管3,进水管3通过连接件与滑竿2形成套接,使浮箱1及进水管3沿滑竿2随水平面升降浮动,通过浮箱1的浮力作用支撑进水管3,进水管3浸没在液体中,并与液面保持固定的高度。进水管3由耐腐蚀的不锈钢、有机材料或者其它符合材料构成,进水管3的管体形状为倒锥形管体,在进水管3的上部连接有排气管4,或者在进水管上开设排气孔,使少量进入到进水管3内的气体经排气管4或排气孔自然散发,避免气体在进水管3内大量存积而造成气栓堵塞;在进水管3的下部垂直朝下开有多个进水槽5,进水槽5槽口宽为10~50mm,进水槽5下方有经支架与进水管连接的挡气锥帽6;进水管3可以是单条,也可以是由多条组合构成鱼刺型。进水管3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连接软管8,软管8的另一端与自动阀门9相连,自动阀门8由PLC编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关闭阀门,曝气一段时间(约3~6小时)后,停止,静置一段时间(约1~2小时),让扩散到进水管内的少量污泥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经进水槽5、挡气锥帽6再进入主体废水,并与污泥一起基本完全沉降后,在PLC编程控制下,阀门自动打开,上清液绕经过挡气锥帽6、进水槽5、进水管3、逆止自动板阀7、软管8和自动阀门9排出,实现上清液排放。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孔垂直朝下,在曝气过程结束后,扩散到管内的少量污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落,因而能够减少污泥在进水管沉积,减少排水中的污泥携带量。
而且,由于安装有污泥逆止板阀,受挡板方向限制,污泥颗粒不能扩散进入进水管中,因此,进一步减少污泥进入进水管内,从而达到初始排水含泥量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管的两端安装浮箱,其浮力足够支撑整条进水管的重力,因而不需要在每一节进水管上安装多个浮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囊式污水处理水解酸化装置
- 下一篇:家庭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