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自动化多级处理含油废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9558.6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海;蒋力;倪利晓;朱亮;谢正威;胡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自动化 多级 处理 含油 废水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处理小规模含油废水的隔油装置,尤其是处理餐饮业含油废水。对现有的除油装置进行有效改进,是一种一体化自动多级处理餐饮业含油废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中,一种是平流式隔油池,这种隔油池利用油水的密度差,使得油污上浮的原理处理含油废水,但是,该装置占地面积过大,而且主要去除的是含油废水中的上浮油,对于其他油分的处理效果不好。当进水含油浓度很高时,难以达到排放要求。另一种为隔油毡吸油,这种装置利用了隔油毡的强吸油效果去除水中油污,但是,只能局限于处理水中含油量较小的废水,对于餐饮业的高含油量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隔油毡的更换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其技术问题
为克服现有除油装置只能去除含油废水中的上浮油,对于其他油分的处理效果不好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油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上浮油,同时还可以进行深度除油,而且对于进水中的较大的悬浮固体颗粒也能够有效拦截。
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自动化多级处理含油废水装置,由进水管,细筛网,颗粒去除区,重力除油区,集油管,吸附区,PLC水位自动控制装置和排水管构成;颗粒去除区顶端设有进水管,颗粒去除区与进水管之间设有细筛网,且细筛网略高于下水位;颗粒去除区与重力除油区连通;集油管和PLC水位自动控制装置设于重力除油区上端,且集油管略高于上水位;重力除油区与吸附处理区通过闸门连通,闸门设于重力除油区底部;所述的吸附处理区由隔油毡抽屉和活性炭柱构成,从低到顶依次为隔油毡抽屉、活性炭柱,隔油毡抽屉、活性炭柱依次连通,活性炭柱上端开口且低于下水位;排水管位于吸附区底部。
有益效果
1、考虑到进水可能会含有颗粒较大的悬浮固体颗粒,在颗粒去除区内设一细筛网,用于阻挡较大的颗粒物质,同时参考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样式,设计一个使用沉降分离法去除上浮油的重力除油区,减少隔油毡和活性炭柱的处理负担,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隔油毡设计成抽屉形式,方便清洁更换。同时,在重力区设置PLC水位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吸附处理区闸门的开闭。当重力除油区达到上水位时,开闸向吸附处理区泄水,下水位时,自动闭闸蓄水,保证上浮油在重力区的有效去除。对于重力除油区所产生的上浮油需要设计一个集油管将浮油及时排出装置,以防止装置堵塞。这部分上浮油通过集油管进入集油箱,一段时间后统一处理。
2、污水经过重力除油区、隔油毡和活性炭柱处理后经出水管排出装置,从而实现含油废水中油份的有效去除。经处理过的水可以进入排水管网,也可以直接排放。
PLC水位自动控制装置购自西门子公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小型自动化多级处理含油废水装置剖面图
图2是小型自动化多级处理含油废水装置俯视图
图3是小型自动化多级处理含油废水装置油毡抽屉三视图
图4是PLC水位自动控制装置程序流程图
其中1.进水管,2.细筛网,3.重力除油区,4.集油管,5.闸门,6.吸附处理区,7.隔油毡抽屉,8.活性炭柱,9.排水管,10.颗粒去除区,11.集油箱,12.PLC水位自动控制装置,13.下水位,14.上水位,A.侧视图,B.左视图,C.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小型自动化多级处理含油废水装置,由进水管1,细筛网2,颗粒去除区10,重力除油区3,集油管4,吸附区6,水位自动控制装置12隔油毡抽屉7、活性炭柱8和排水管(9)构成;颗粒去除区10顶端设有进水管1,颗粒去除区10与进水管1之间设有细筛网2,且细筛网2略高于下水位;颗粒去除区10与重力除油区3连通;集油管4和PLC水位自动控制装置12设于重力除油区3上端,且集油管4略高于上水位;重力除油区5与吸附处理区通过闸门5连通,闸门5设于重力除油区3底部;所述的吸附处理区6由隔油毡抽屉7和活性炭柱8构成,从低到顶依次为隔油毡抽屉7、活性炭柱8,所述的隔油毡抽屉7、活性炭柱8依次连通,活性炭柱8上端开口且低于下水位;排水管9位于吸附区6底部。
具体工作流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9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银行柜员终端的保险单输出设备
- 下一篇:来检物品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