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空气炮清堵系统安装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8851.0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1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贾卫中;武新宽;冯柳磊;王江伟;王自达;郭银柱;孙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亚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0 | 分类号: | B65D88/7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74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空气 炮清堵 系统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炮,特别涉及一种井下空气炮清堵系统安装新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炮(别名:空气助流器、破拱器或清堵器)是防止和消除各种类型料仓、料斗、管道分叉处的物料起拱、料仓堵塞、粘壁、滞留等现象的专用装置,广泛应用于清除电站、水泥厂、煤矿、混凝土加工厂等重要贮运散装物料的场合。目前,对煤矿井下煤仓内的清堵一般采用空气炮,这种空气炮包括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凹陷于储气罐内部的气动释放总成,另一侧设有喷气管,储气罐和气动释放总成设置在煤仓外,喷气管另一端设有喷嘴伸入到煤仓内,上述这种结构由于储气罐到喷嘴之间的喷气管长度较长,气动释放总成的喷射力在通过喷气管和喷嘴后进行在清堵作业时就比较微小了,清堵不彻底、效果差,堵塞现象依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清堵彻底、效果好的井下空气炮清堵系统安装新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井下空气炮清堵系统安装新结构,包括煤仓、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储气罐、气动释放总成、喷气管和喷嘴,储气罐设在煤仓外部,喷气管与排气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喷气管沿煤仓内壁设置在煤仓内,所述气动释放总成位于喷气管和喷嘴之间,气动释放总成的进气口和喷气口分别与喷气管和喷嘴连接。
所述储气罐和喷气管分别设有两套,煤仓内部由上部的四棱柱腔和下部的四棱锥腔组成,两根喷气管沿四棱柱腔和四棱锥腔的棱角由上而下设置,每根喷气管均在四棱柱腔和四棱锥腔交接面处连接有两根垂直设置的水平支管,若干个气动释放总成设在水平支管上,其中一根水平支管末端设有沿四棱锥腔的另一棱角向下的斜向下支管,斜向下支管下端与喷气管下端高度一致,斜向下支管和喷气管的下端分别通过气动释放总成与喷嘴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释放总成设在喷气管与喷嘴之间,在对煤仓进行清堵时,操控气动释放总成的电磁阀,由于气动释放总成距离喷嘴很近,气体通过喷嘴后仍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强大的气流冲击力将煤仓内壁的物料清除得十分彻底;储气罐和喷气管分别设置两套,确保对煤仓内部四周的全面覆盖,气动释放总成设置上下两层,上下联动,清堵疏通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行,储气罐作为储能器,气动释放总成设置在煤仓内部,距离堵塞部位更近,气动冲击力更大,清堵疏通彻底,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井下空气炮清堵系统安装新结构,包括煤仓1、具有进气管2和排气管3的储气罐4、气动释放总成15、喷气管5和喷嘴6,煤仓1内部由上部的四棱柱腔7和下部的四棱锥腔8组成,储气罐4和喷气管5分别设有两套,两个储气罐4分别对称设在煤仓1顶部平台上,喷气管5与排气管3通过法兰9固定连接,两根喷气管5沿四棱柱腔7和四棱锥腔8的棱角由上而下设置在煤仓1内,每根喷气管5均在四棱柱腔7和四棱锥腔8交接面处连接有两根垂直设置的水平支管10和水平支管11,两个气动释放总成15的进气口与水平支管10连接,一个气动释放总成的进气口与水平支管11连接,水平支管11末端设有沿四棱锥腔8的另一棱角向下的斜向下支管12,斜向下支管12下端与喷气管5下端高度一致,斜向下支管12和喷气管5的下端分别与一个气动释放总成15的进气口连接,所有的气动释放总成15的喷气口分别连接一个喷嘴6。气动释放总成15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工作使用时,先把气动释放总成15的进气管2与煤矿井下的气管相连,当煤仓1内的物料出现堵塞时,操控气动释放总成15的电磁阀,由于气动释放总成15与喷嘴6连接设置在煤仓1内,储气罐4储藏的高压气体通过喷气管5、再通过气动释放总成15的加压,气体通过喷嘴6后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强大的气流冲击力将煤仓1内堵塞的物料清除得十分彻底。在清堵过程中,两套储气罐4共用一个控制箱,控制箱可以安装在煤仓1的出料口16下方,控制顺序采用两套清堵系统交替释放,释放自下而上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亚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亚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8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脂组合物以及轴承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装载固体危险品的罐式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