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造纸纤维回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18773.4 | 申请日: | 201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F1/66 | 分类号: | D21F1/6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造纸 纤维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污泥中纤维回收技术,尤其是一种能从造纸污泥中回收更加洁净纤维用于再造纸且效率更高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污水的污染一直是环保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如何对造纸污水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回收水资源和纤维,变废为宝,产生良好经济效益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专家努力的课题。2001年2月7日公告的CN241815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就公开一种“造纸微纤回收装置”,这种装置由混凝筒、加药器、沉砂筒、搅拌器等构成,造纸污泥先经沉沙分离器分离出微纤维,再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进混凝器絮凝架桥后送回纸浆槽与新浆按比例(10-15%)混合后再造纸。这种装置已经可以回收造纸污泥中的微纤维,但由于沉砂筒和混凝筒之间直接用管道连接,输送到混凝筒的纤维浆液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杂质,洁净度不高;另外纤维浆液从沉砂筒输送到混凝筒是利用液面的高低差来实现,输送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造纸纤维回收装置,它可以回收洁净度较高的纤维浆液并能够提高纤维浆液输送效率,进一步提高回收装置的生产效率。
一种分离式造纸纤维回收装置,由分离筒(3)、第一支架(4)、混凝筒(10)、第二支架(9)、加药器(13)、联通管道组件(8)组成,分离筒(3)中装有大搅拌器(2)、分离筒(3)上部设有进浆口(1)、分离筒(3)下部设有排污口(5)、分离筒(3)支撑在第一支架(4)上, 混凝筒(10)中装有小搅拌器(11)、混凝筒(10)上部设有排浆口(12)、混凝筒(10)支撑在第二支架(9)上,混凝筒(10)和分离筒(3)通过联通管道组件(8)相连接,加药器(13)和联通管道组件(8)相连接,其中,联通管道组件(8)中装有可拆卸过滤器(6)。本分离式造纸纤微回收装置包括分离筒3、混凝筒10、加药器13、支架4和9、联通管道组件8组成,在联通管道组件8靠近分离筒3的地方设置可拆卸过滤器6,通过控制过滤器6的孔径(如0.5-1mm)就可有效把分离筒3中造纸污泥杂质挡在分离筒3中通过排污口5排出,这样进入混凝筒的纤维浆液洁净度就大大提高;过滤器6设计成可拆卸以便进行清洗和更换,也可以根据造纸污泥的状况更换不同孔径的过滤器。
本分离式造纸纤维回收装置的另一改进是在联通管道组件8中还设置动力输送装置如电动螺旋输送器7,通过螺旋输送器7的运转就可加快纤维浆液的输送速度并使得加入的药品(如聚丙烯酰胺)在管道里就可以很好和纤维浆液进行融合,大大提高回收装置生产效率。当然动力输送装置还可以使用动力泵等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图中:
1. 进浆管 2.大搅拌器 3.分离筒 4.分离筒支座 5. 排污口 6. 过滤器 7. 电动螺旋输送器 8.联通管道组件 9.混凝筒支座 10. 混凝筒 11小搅拌器 12.排浆管 13.加药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造纸纤维回收装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由分离筒3、混凝筒10、加药器13、支架4和9、联通管道组件8组成,分离筒3中装有大搅拌器2、分离筒3上部设有进浆口1、分离筒3下部设有排污口5,分离筒支撑在支架4上, 混凝筒10中装有小搅拌器11、混凝筒10上部设有排浆口12,混凝筒10支撑在支架9上,混凝筒10的下部通过联通管道组件8和分离筒3相连接,加药器13和联通管道组件8相连接,在联通管道组件8靠近分离筒3的地方设置可拆卸过滤器6,在联通管道组件8中再装置动力输送装置如电动螺旋输送器7。
当造纸污泥通过进浆口1进入分离筒3中,通过大搅拌器2搅拌后分离出纤维浆液,在通过过滤器6过滤后进入联通管道组件8中与加药器加入的药品(如聚丙烯酰胺)通过电动螺旋输送器7边输送边混合送入混凝筒10,再由小搅拌器11搅拌进一步融合后通过排浆口12送回纸浆槽与新浆按比例(10-15%)混合后再造纸。
通过本实用新型回收的纤维浆液洁净度高,避免再形成造纸污泥又要重复处理,通过设置动力输送装置如电动螺旋输送器7提高纤维浆液输送效率,进一步提高回收装置的生产效率。当然过滤器6设置位置和采用何种动力输送装置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8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