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8440.1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翟孟刚;宋怀旭;潘茂龙;王清保;王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82;H01B7/295;H01B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通用 低烟无卤 辐照 交联 阻燃 白蚁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用的通信设备、信号系统和牵引供电系统等,正在全部或很大部分国产化,轨道交通用电缆也随着增多,将给我国电缆行业带来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由于轨道交通运行的环境和使用的特殊性,所用电缆大都要求低烟无(低)卤、阻燃、耐火、耐油、耐紫外光、耐潮、防水、防霉、防鼠等,南方还要求防白蚁。由于白蚁的生活习性,危害方式较为特殊,电缆又长期敷设于地下,白蚁危害隐蔽,因此在被害之前一般不易察觉和排除。一旦发现,即已起故障或造成事故,且被害之后检查和检修又十分困难,造成经济损失,故塑料电缆埋地使用,预防白蚁甚为重要。电缆防白蚁有化学方法与物理方法之分。化学方法是在电缆护套料中加入杀虫剂,主要品种有氯丹,狄氏剂,艾氏剂,七氯等,长期使用证明有良好防蚁效果,但是,由于在护套挤塑过程中药物受热挥发毒害人体健康,电缆使用年代久后药物会从护套中迁移出来,对土壤与水源造成污染。所谓“物理防蚁法”,主要是利用塑料的硬度和电缆表面的光滑度来达到防止白蚁侵害的目的,而非利用化学物质的杀虫作用。研究证明,根据白蚁啃咬东西的硬度极限,一般可用邵氏硬度作为衡量标准。当材料硬度小于邵氏D70时白蚁可咬得动,而如果硬度大于D70,物体表面光滑,白蚁则无从下口;但高硬度的胡桃为电缆铺设带来困难且材料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保、阻燃、阻水、防白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提高电缆的耐候性和抗干扰能力等优点的低烟无卤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若干根导体、导体绝缘层、屏蔽层、阻水层和外护套,所述导体绝缘层与屏蔽层之间填充有低烟无卤阻燃填充体,所述屏蔽层为两层,所述阻水层为两层,外护套为防白蚁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外护套,导体绝缘层为低烟阻燃辐照交联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所述屏蔽层与阻水层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衬层和铠装层。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所述屏蔽层分为内层绕包屏蔽层和外层编织屏蔽层,内层绕包屏蔽层为铜塑复合带,外层编织屏蔽层为铜丝或镀锡铜丝或铜包铝镁编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所述阻水层由聚酯纤维非织造布与吸水性膨胀材料复合制成的两层。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导体为退火铜线。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阻水阻燃防白蚁控制电缆,所述导体为单根铜线或绞合导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环保、防白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耐候性好、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导体绝缘层,3.内层绕包屏蔽层,4.低烟无卤阻燃填充体,5.外层编织屏蔽层,6.内衬层,7.铠装层,8.阻水层,9.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8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