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自动引出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8047.2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君;王亚平;吕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建君 |
主分类号: | C23C2/26 | 分类号: | C23C2/26;C23C2/38;C23C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自动 引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热浸镀锌钢管从锌锅中自动引出的自动引出机。
背景技术
镀锌管在完成锌锅内镀锌后,就需要离开锌锅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技术都是人工将钢管从锌锅中拽出,运输到下一个工序,费时费力,加大了钢管生产成本。而镀锌管离开锌锅需要2个设备辅助完成,第一个是挑料机构,将镀锌管从锅底挑出,使大约1米左右长度的钢管端头首先离开锌液;第二个就是引出机。引出机负责把钢管从锌锅中拽出来并运送到下一道工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流动作业的钢管自动引出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浸镀锌钢管自动引出机,包括机架(1),动力部分(2),骨架(3),其特征是:还包括引出机一端设置的分料器(4),位于骨架(3前端部分的第一组磁力辊(5)和位于骨架(3)后端部分的第二组磁力辊(6)。
进一步,所述第一、二组磁力辊分别具有两个辊道(7、8)。
进一步,所述第一组磁力辊位于骨架(3)的前1/3段内,所述第一组磁力辊由两个在骨架(3)上分开设置的磁力辊组成,所述磁力辊间距为1-2m。
进一步,所述第二组磁力辊由三个在骨架(3)上分开设置的磁力辊组成,所述磁力辊等间距设置在骨架3的后2/3段内。
进一步,所述分料器(4)将两根钢管分开,分别导向进入第一组磁力辊的两个辊道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镀锌钢管从锌锅内自动引出,并且易于流动作业,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出机的主视图。
图2是引出机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动力部分,3、骨架,4、第二组磁力辊,5、第一组磁力辊,6、自动分料器,7、8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热浸镀锌钢管自动引出机,包括机架1,动力部分2,骨架3,自动分料器4,第一组磁力辊5,第二组磁力辊6。第一、二组磁力辊分别具有两个辊道7、8。
分料器4将2根钢管分开,分别进入第一组磁力辊5的两个辊道7、8,随着第一组磁力辊5的旋转,钢管逐渐分开并向前运动,接触第二组磁力辊6,由第一、二组磁力辊的旋转,2根钢管就被磁力辊从锌锅里抽拽出来了,完成了钢管从锌锅里引出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建君,未经郭建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8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