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7573.7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广;黄伟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乐美达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12 | 分类号: | B62B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7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车前 自动 定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主要由车架及枢接于车架底部的轮子组成,通常婴儿车的前轮可相对于车架做360度自由旋转。在推进过程中,如遇到路面不平或推进速度太快,就会引起前轮大幅转向,导致车子失去平衡而倾斜甚至颠覆;如果婴儿车的前轮固定不动,在需要婴儿车转弯时推车者要费力搬动婴儿车才能转向,这又带来了使用上的极大不便。所以婴儿车上需要设置一种能自由控制前轮定向的机构。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婴儿车设有控制前轮定向的机构,但是其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包括固定轴及轮座其特征在于:固定轴上设有卡口,轮座上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轮座枢接,定位杆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入卡口内。
轮座与定位杆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杆底部的弹簧定位柱、设置在轮座上的弹簧定位沉孔及一端装在弹簧定位柱上、另一端安装在弹簧定位沉孔内的复位弹簧。
卡块端面为圆弧形。
轮座两侧面各设有一调节柱;定位杆两侧面各设有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柱穿设在调节孔内。
调节孔包括前孔与后孔,前孔与后孔截面部分重叠在一起,两重叠部分形成了两个沿调节孔中轴线对称的凸块,两凸块间的距离小于调节柱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轮座与定位杆枢接;定位杆上的卡块与固定轴上的卡口配合来控制前轮转动的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实用而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的整体示意视图;
图2是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的正面视图;
图3是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定位杆的放大示意视图;
图5是固定轴的放大示意视图;
图6是轮座的放大示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婴儿车前轮自动定向机构,包括固定轴2及轮座3,所述固定轴2为旋转体,外壁上设有凸台,底部设有三角形的卡块,轮座3与固定轴2上枢接,通过凸台和卡块对轮座3的轴向方向固定,使其绕固定轴2转动不会脱出。固定轴2上设有卡口21,卡口21为固定轴2外壁上有凸台所设的缺口;轮座3上安装有定位杆1,定位杆1为一四周倒圆的长方板,长方板长边两侧各延伸出一与方板垂直的侧壁,定位杆1与轮座3通过穿过侧壁孔13的铰接件枢接,定位杆1一端设有与卡口21相配合的卡块12,当所述定位杆1通过枢接件绕轮座3转动时,所述卡块12能卡入或脱出卡口21。
如图所示,轮座3与定位杆1之间设有复位装置4,所述复位装置4包括弹簧定位柱41、弹簧定位沉孔42、复位弹簧43,所述弹簧定位柱41为定位杆1上凸出的圆柱;所述弹簧定位沉孔42为轮座3上设置的不通孔;所述复位弹簧43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43一端安装在弹簧定位沉孔42内,另一端安装在弹簧定位柱41上。所述复位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产生的作用力施加在定位杆1上,力通定位杆1的传递作用在卡块12上。当定位杆1前端的卡块12需要卡入卡口21时,复位弹簧产生的作用力使卡块12自动卡入卡口21内,而且复位弹簧产生的作用力还可以使卡块12卡在卡口21内时不至因为颠簸等其他一些情况而使卡块12轻易脱出卡口21。特别地卡块12端面为与固定轴2外表面相应的圆弧形面,卡块12卡入卡口21内时,卡块12与卡口21配合更好,结构显得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乐美达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乐美达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7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扭力杆
- 下一篇:地西他滨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