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及电子血压计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16155.6 | 申请日: | 201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任大;刘治军;亢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柯顿(天津)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9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计 放气 调节 装置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半自动血压计中。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放气调节装置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一般的结构形式是袖带连接两根胶管,一根胶管连接血压计,另一根胶管连通带放气阀的充气球。使用时,用一只手握充气球充气,放气时,通过旋转放气阀的旋帽进行放气。
但采用以上结构,使用中,通常测试者需要一手握住充气球加压,另一只手旋转旋帽进行放气,因而操作不方便。为此申请号为201020135683.9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滚轮沿导槽斜面滚动的放气调节装置,但该调节需要一定的行程,增加了调节装置的长度。并且滚轮始终处于斜面的不稳定状态,容易产生缓慢滑动,从而降低调节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血压计,实现在血压计使用中,单手即可完成充放气过程,并能有效控制放气速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靠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调节轮、导管,其中,
所述壳体由前壁、后壁和基底组成,形成U形槽结构,所述的前壁和后壁对应开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前壁内侧靠近基底底端处突出设置一支架,并在该支架上设置一横向突起,所述基底两端开有胶管导入孔,所述导管通过胶管导入孔穿入,并贯穿壳体;
所述调节轮由同心配置的滚轮和凸轮构成,所述滚轮与凸轮固定配置,并在圆心处开有通孔;
一固定轴穿过所述通孔,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固定在壳体前、后壁上,使凸轮轮缘表面与横向突起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调节轮可绕固定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凸轮曲率变化满足凸轮表面与横向突起表面之间的距离H由小到大的变化要求,从而使导管截面积由闭合到逐渐由小变大,最后完全开放。
前述的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内侧表面和调节轮表面配合设置有限位机构,使凸轮轮缘曲面最低点旋转到与横向突起相对应位置时,处于调节截止位。
前述的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导管内置一硬质细丝。
前述的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凸轮轮缘表面设有防滑纹。
前述的血压计放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滚轮轮缘表面或侧壁设有放气调节方向指示标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放气调节装置的电子血压计,包括:主机、袖带、充气球,其中,所述的主机含有一手持端,所述的充气球置于手持端的下部,所述的手持端上部设有一放气调节装置,所述的放气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调节轮、导管,其中,
所述壳体由前壁、后壁和基底组成,形成U形槽结构,所述的前壁和后壁对应开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前壁内侧靠近基底底端处突出设置一支架,并在该支架上设置一横向突起,所述基底两端开有胶管导入孔,所述导管通过胶管导入孔穿入,并贯穿壳体;
所述调节轮由同心配置的滚轮和凸轮构成,所述滚轮与凸轮固定配置,并在圆心处开有通孔;
一固定轴穿过所述通孔,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固定在壳体前、后壁上,使凸轮轮缘表面与横向突起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调节轮可绕固定轴旋转。
较佳的,可进一步通过下面结构实现:
前述的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的凸轮曲率变化满足凸轮表面与横向突起表面之间的距离H由小到大的变化要求,从而使导管截面积由闭合到逐渐由小变大,最后完全开放。
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的主机表面设置有放气调节方向指示标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调节轮与壳体固定轴旋转的结构,代替了滚轮轴沿壳体导槽斜面滚动的方式,减少了调节轮滚动行程,由此可减小调节器的体积,更加节省材料;同时设置横向突起可以减少调节轮轮缘表面与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滚动阻力,使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控制放气速度。
凸轮曲率变化满足凸轮表面与横向突起表面之间的距离H由小到大的变化要求,通过对导管挤压的变化使导管截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放气速度发生改变,实现调节和控制放气速度的目的。
通过在壳体内侧表面和调节轮表面配合设置限位机构,使使用者可以确定调节截止位置。
导管内由于硬质细丝的存在,导管并未完全被挤压封闭,手动缓慢调节滚轮,可使袖带内气体沿胶管缓慢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柯顿(天津)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柯顿(天津)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6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在功率估算的电能表错接线判断方法
- 下一篇: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