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5955.6 | 申请日: | 201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善骏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F24F5/00;F24J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脊 公共 加热 制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是一种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是能在建筑物上把风能化解成冷量后给制冷系统再利用和能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能转化成热能再利用的系统装置,适用于在建筑物上利用风能、太阳能制冷、制热后给空调系统和供水系统等运用,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特别适用在钢结构厂房仓库屋脊上的运用。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这种型式的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现有的建筑空调制冷系统完全独立自成系统,动力来自一次性能源,并且现有的建筑制冷空调系统运行效率低下、高耗能;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单个排列、自重大、分散难于布置,在浪费了建筑资源的同时在其他建筑系统方面也增加了制造和使用成本;现有的建筑空调系统制热动力来自一次性能源,建筑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情况和配套本发明人的其他发明,有必要发明一种适用、先进的在建筑物上能制冷、制热的装置,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是要利用风能在建筑物上转化成冷量后给空调制冷系统再利用的系统装置;还要利用太阳能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转化成热能运用到建筑热水系统和空调系统中。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特别要适用在钢结构厂房仓库屋脊上的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主要是有上附翼保温、上附翼导管、上附翼、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一体化集热瓦、屋脊式公共加热箱等组成,其上附翼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及一体化集热瓦之间形成组对。上附翼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及一体化集热瓦形成组对,在建筑物上运行时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及一体化集热瓦和上附翼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空气从它们其间流过,由于上附翼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及一体化集热瓦之间的喉部空气速度较快在不平衡时会产生力的作用,同时会使它们其间的喉部温度降低制造冷量,为了传导产生的冷量在上附翼内安装有上附翼导管,为了防止散失产生的冷量在上附翼内侧布置有保温材料,上附翼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及一体化集热瓦可以做成固定的和可以调节的多种方式,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节省系统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置的变化不限于上附翼对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及一体化集热瓦角度的调节,上附翼本身可以设置一些部件可以形成动作变形等,用以调节对建筑物的作用力和不产生力的作用。上附翼相当于屋脊式公共制冷冷凝器可以供给需要冷凝器的多路相对独立的制冷系统应用,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在建筑物上安装方式、集成方式、数量等不做限定,可以合成在建筑物上,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均不做限定。为了平衡输出产生的冷量可以在系统装置上连接一些储存装置等。同时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相当于屋脊式公共加热器,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在建筑表面形成连接,在建筑物上运行时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之间自然形成一定角度、集热流体从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被太阳能加热后流过集热到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在屋脊式公共加热箱与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形成组对可以是单侧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也可以是双侧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为了防止散失产生的热量在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内布置有保温材料,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可以做成固定的和可以调节的多种形状、方式,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集成在一体化集热瓦上。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同时可以利用太阳能供给需要热量给多路相对独立的制热系统应用,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在建筑物上集成方式、数量等不做限定,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均不做限定。为了平衡输出产生的热量可以在系统装置上连接一些储存热量的装置等。
本实用新型的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由于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及一体化集热瓦和上附翼形成一定角度空气从其间流过,会使其间的喉部温度降低制造冷量,就能够方便利用风力,把风能化解运用到建筑制冷系统中;同时采用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在建筑表面连接,在建筑物上运行时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之间就能自然形成一定角度、集热流体自然从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被太阳能加热后集热到屋脊式公共加热箱内,也就把太阳能化解运用到了建筑制热系统中。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理结构剖视图。仅为一个特例。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系统装置主要是有上附翼保温(1)、上附翼导管(3)、上附翼(6)、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一体化集热瓦(4)、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等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系统装置在建筑物上运行时上附翼(6)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及一体化集热瓦(4)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空气从它们其间流过,由于上附翼(6)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及一体化集热瓦(4)之间风速较快会产生力的作用形成附着力也可以设计成对外不产生力的系统装置,同时会使它们之间的喉部温度降低制造冷量,为了传导产生的冷量在上附翼(6)内设置上附翼导管(3),为了防止产生的冷量散失,在安装有上附翼导管(3)的上附翼(6)内侧布置有上附翼保温(1),上附翼(6)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及一体化集热瓦(4)可以做成固定的和可以调节的多种方式,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节省系统动力,系统装置的变化不限于上附翼(6)对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及一体化集热瓦(4)角度的调节,产生的冷量可以供给需要冷凝器的多路相对独立的制冷系统应用,本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在建筑物上安装方式、集成合成方式、数量等不做限定,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均不做限定。为了平衡输出产生的冷量可以在屋脊式公共制冷冷凝器系统装置上设置连接一些储存装置等。同时利用太阳能是在建筑表面的一体化集热瓦(4)上布置有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连接,在建筑物上运行时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和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之间自然形成一定角度、集热流体从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被太阳能加热后流过集热到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内,在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与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形成组对可以是单侧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也可以是双侧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为了防止散失产生的热量在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内布置有保温材料,屋脊式公共加热箱(5)可以做成固定的和可以调节的多种形状、方式,一体化集热瓦集热管(2)集成在一体化集热瓦(4)上。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可以供给需要热量的多路相对独立的制热系统应用,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在建筑物上集成方式、数量等不做限定,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均不做限定。为了平衡输出产生的热量可以在屋脊式公共加热制冷器系统装置上连接一些储存热量的装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善骏,未经孙善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5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洁净区混凝土柱的包柱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裂充填防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