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5732.X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百叶窗 摇臂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零部件设备方面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方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761456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百叶窗开闭器,所述开闭器由定位板、旋臂、拐轴、拐轴臂、连接杆组成;定位板与汽车驾驶室边板固定连接,定位板的背面设有轴套,定位板的正面设有上定位桩、下定位桩,轴套与定位板的背面焊接连接,上、下定位桩与定位板焊接连接;拐轴臂的一端与拐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拐轴臂的另一端经连接杆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百叶窗的上下滑板连接。
目前绝大多数发动机前置式客车,百叶窗开关装置采用的是软轴拉线齿条型棘轮位置控制机构或扇型棘轮位置控制机构,前者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后者布置性差,易受驾驶室空间大小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该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可靠性比较高,寿命长,安装容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包括百叶窗拉杆、摇臂、连接头和手柄拉杆,所述百叶窗拉杆、摇臂和手柄拉杆顺序连接,所述百叶窗拉杆、摇臂和手柄拉杆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摇臂围绕支销旋转,所述连接头调节摇臂与手柄拉杆连接位置,所述连接头调节百叶窗拉杆与摇臂连接位置。
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所述底板两边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限制摇臂旋转。
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所述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包括定位螺套和阶梯固定件,所述定位螺套、阶梯固定件和摇臂连成一体。
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还包括开槽平端紧定螺钉、弹簧和钢珠,所述开槽平端紧定螺钉和弹簧将钢珠压紧在底板上,摇臂带动钢珠运行到不同定位凹孔上。
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所述手柄拉杆另一端装有手柄和法兰盖。
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所述底板固定在散热器上。
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三个定位凹孔。
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所述定位凹孔分为前定位凹孔、中间定位凹孔和后定位凹孔。
该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因为通过通过推拉固定在底板上的摇臂旋转来控制百叶窗开启的角度,摇臂机构容易布置,便于安装;同时金属拉杆的连接位置可以通过连接头调节,对拉杆的长度要求不是很高,可靠性好,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包括百叶窗拉杆1、摇臂2、连接头3、手柄拉杆4、底板5、支销6、限位销7、定位螺套8、阶梯固定件9、开槽平端紧定螺钉10、弹簧11、手柄12、前定位凹孔13、中间定位凹孔14、后定位凹孔15,所述百叶窗拉杆1、摇臂2和手柄拉杆4顺序连接,所述百叶窗拉杆1、摇臂2和手柄拉杆4固定在底板5上,所述摇臂2围绕支销6旋转,所述连接头3调节摇臂2与手柄拉杆4连接位置,所述连接头3调节百叶窗拉杆1与摇臂2连接位置。所述底板5两边设有限位销7,所述限位销7限制摇臂5旋转。所述散热器百叶窗摇臂控制装置包括定位螺套8和阶梯固定件9,所述定位螺套8、阶梯固定件9和摇臂2连成一体。还包括开槽平端紧定螺钉10、弹簧11和钢珠,所述开槽平端紧定螺钉10和弹簧11将钢珠压紧在底板5上,摇臂2带动钢珠运行到不同定位凹孔上。手柄拉杆另一端装有手柄12和法兰盖。所述底板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底板上设有三个定位凹孔。所述定位凹孔分为前定位凹孔13、中间定位凹孔14和后定位凹孔15。
百叶窗拉杆、摇臂、手柄拉杆顺序连接,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两边的限位销限制摇臂旋转超出范围。定位螺套、阶梯固定件与摇臂上连成一体,摇臂能围绕支销旋转;开槽平端紧定螺钉和弹簧将钢珠压紧在底板上,使摇臂带动钢珠运行到不同定位凹孔来达到定位的效果;手柄拉杆与摇臂连接位置可以通过连接头调节,手柄拉杆另一端装有手柄、法兰盖;百叶窗拉杆一端与摇臂活动连接,另一端装有连接头,同样连接头的固定位置也能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5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