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5231.1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12 | 分类号: | A61G5/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椅 之外 扶手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扶手构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利用翻转活动扶座使该活动扶座与固定扶座平行对齐固定的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常见轮椅的二侧均会设置有一扶手,以供使用者手部放置于其上,该扶手构造主要如2004年11月21日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M250652号“轮椅或电动代步车的扶手”专利案,其具有一支撑架,支撑架一端设有一肘接头,该肘接头上枢设一支架,该支架上可设有一垫体;其中肘接头形成有一头端,且支架一端设有一用以与头端相枢设的ㄇ型座,其中于该ㄇ型座与相枢接的头端上,相配合设有一弧形孔及一限止件,该限止件穿设于该弧形孔内,使得该限止件可于弧形孔内滑动,达到使该扶手具可折动的功能。
上述现有专利技术中,其扶手仅具有可弯折的功效,但却无法增加该扶手的置放面积,故会造成使用者不便,所以在使用上仍有所受限。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轮椅扶手的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发明了一种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能够增加扶手的置放面积,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舒适摆放。
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包括有:
一固定扶座,其设有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上设有第一枢孔,该第一枢孔内穿设有一枢接轴,另该第一枢接部上设有卡掣孔,该卡掣孔侧边位置处设有凸块,该凸块上设有一斜面;
一活动扶座,其枢接于该固定扶座的第一枢接部上,该活动扶座设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二枢孔及穿孔,该第二枢接部内设有滑槽,又该第二枢接部上分别设有一相对贯穿的第一横槽孔及第二横槽孔;
一滑动块,其设入于该活动扶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块结合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有第一钩持部及第二钩持部,该第一钩持部勾持于该活动扶座,而第二钩持部则勾持于该滑动块,又该滑动块上相对应该活动扶座的第一横槽孔及第二横槽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斜槽孔;
一卡掣元件,其设入并限位于该滑动块的斜槽孔内,该卡掣元件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则设入并限位于该第一横槽孔内,而该第二限位部则设入并限位于该第二横槽孔内,该卡掣元件于斜槽孔内的移动轨迹,恒保持与该第一限位部于第一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及第二限位部于该第二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相交,又该卡掣元件垂直于该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而凸设有一卡掣杆,该卡掣杆伸出于该穿孔外,而卡掣于该固定扶座的卡掣孔内。
所述固定扶座设有一第一垫体。
所述活动扶座设有一第二垫体。
所述第一枢接部上设有一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供增加轮椅扶手的置放面积,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置放于其第一垫体及第二垫体上时,可增加舒适感。
2、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扶座在不需使用时,可以轻易翻转放下,故不会占用任何空间,而且不会形成阻碍。
3、本实用新型操作相当简单、容易及省力,故适合残障人士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扶座固定于轮椅扶手杆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活动扶座的滑槽内拉出滑动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扶座相对于该固定扶座翻转扳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卡掣杆受到凸块之斜面阻挡而遂渐缩入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掣杆不再受到斜面阻挡后,而再卡掣于固定扶座的卡掣孔内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固定扶座 1 第一枢接部 11
第一枢孔 12 枢接轴 13
C型扣夹 14 卡掣孔 15
凸块 16 斜面 17
固定片 18 第一垫体 19
活动扶座 2 第二枢接部 21
第二枢孔 22 穿孔 23
滑槽 24 第一横槽孔 25
第二横槽孔 26 第二垫体 27
滑动块 3 弹性元件 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5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术后护理床
- 下一篇:三档位移动式病人送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