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4963.9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5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泗海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5/0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61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 装置 通风 除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除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矿井内从事采矿作业或在隧道内从事挖掘作业时,常常会产生较多粉尘或烟雾,给采矿或挖掘作业带来困难。目前,局扇是用于矿井或隧道内通风换气的一种主要设备,当其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该噪声会对矿井或隧道内工作的人员造成不利影响,会使人员的精力无法集中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存在着人身安全隐患。目前,有些矿井和隧道内所使用的局扇已配置有消声装置,但是消声效果通常不理想,且无法起到除尘或除烟雾的作用,采矿或挖掘作业产生的粉尘或烟雾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而提供一种能改善工作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包括局扇、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口、除尘装置、收水收尘桶和排水装置,进气口、消声装置、局扇、除尘装置依次相连接,除尘装置再与收水收尘桶相连接,排水装置设置于除尘装置的底部。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喷水装置和雾化除尘器,喷水装置与局扇相连接,喷水装置还与雾化除尘器相连接,雾化除尘器再与收水收尘桶相连接。
所述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还包括移动装置,进气口、局扇、消声装置、除尘装置、收水收尘桶等均设置在移动装置上。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和滚轮。
所述消声装置为直筒消声器。
所述直筒消声器由筒状外壳、圆锥形或螺旋形吸音器和连杆组成,圆锥形或螺旋形吸音器设置于筒状外壳的内部空间的中部,圆锥形或螺旋形吸音器通过连杆与筒状外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局扇相配套的消声装置和除尘装置,不但能起到通风和除尘、除烟雾的作用,且由于装有消声装置能有效降低局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具有改善工作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装置,使整套设备能随时随地移动,能给使用带来便利。
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消声、除尘效果好,可用于矿井、隧道、地下室、煤场等场所或粉尘较多的水泥、纺织等生产车间,还能用于回收内燃机、烟囱等尾气中的碳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中直筒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进气口 2-直筒消声器 3-局扇 4-喷水装置
5-雾化除尘器 6-管道 7-排气管 8-收水收尘桶
9-移动支架 10-滚轮 11-阀门 12-排水管
13-筒状外壳 14-圆锥形吸音器 1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消声装置的通风、除尘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直筒消声器2、局扇3,还设置有进气口1、管道6、排气管7、收水收尘桶8、排水装置和除尘装置,排水装置包括阀门11、排水管12,除尘装置包括喷水装置4和雾化除尘器5,进气口1、直筒消声器2、局扇3、喷水装置4、雾化除尘器5依次相连接,雾化除尘器5通过管道6与收水收尘桶8相连接,排水管12设置于收水收尘桶8的底部;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9和滚轮10,滚轮10安装在移动支架9的底部;进气口1、直筒消声器2、局扇3、喷水装置4、雾化除尘器5、管道6、收水收尘桶8等均设置于移动支架10上,能随移动支架10的移动而移动。直筒消声器2由筒状外壳13、圆锥形吸音器14和连杆15组成,圆锥形吸音器14设置在筒状外壳13的内部空间的中部,圆锥形吸音器14通过连杆15与筒状外壳13相连接,圆锥形吸音器14也可以用螺旋形吸音器代替。排气管7设于收水收尘桶8的顶部,用于排出除尘后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矿井、隧道、地下室、煤场等场所或粉尘较多的水泥、纺织等生产车间,能起到通风和除尘、除烟雾的作用,且由于装有消声装置能有效降低局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本实用新型还能用于回收内燃机、烟囱等尾气中的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泗海,未经刘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4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热水混合阀门用的改进型陶瓷阀芯
- 下一篇:可携带式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