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空调节能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4324.2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善骏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B60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领域,是一种车用空调节能器,是能在机动车运行中把空气动能转化制冷后给车用空调再利用的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机动车运行中把空气动力运用到行走系统和空调系统中,适用于各种动车、也特别适用于在汽车上的运用。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这种型式的车用空调节能器,现有的车用空调器也完全独立自成系统、动力来自燃油,造成动力系统效率低下,各系统部件造价上升,现有的车用通风和空调也相互矛盾不便应用。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的情况,有必要发明一种适用、先进的在行走时同时能制冷的装置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节能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节能器,是一种利用机动车运行中的空气动能转化制冷后给车用空调再利用的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在机动车运行中把空气动力运用到行走系统和空调系统中,适用于各种动车、也特别适用于在汽车上的运用,本系统装置方案也是这种装置的基本形式,它要能够方便利用空气动力在车辆行走时运用空气动力制造冷量到车用空调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可以调节角度的附着翼安装在车体上,车体和附着翼在形成一定角度时空气从它们其间流过,同时会使它们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为了传导产生的冷量在车体内和/或附着翼内安装有导管,有了导管就能把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的冷量导出在车体内,就可以给“车用空调再利用”了,正像我们有冰块在房间里减低空调负荷或车体导管来的冷量利用到空调的冷凝器上再利用减低空调负荷一样,为了防止散失冷量在附着翼外侧和车体内侧分别布置有保温材料,附着翼可以做成固定的和可以调节的多种方式。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和已经浪费的能量,节省系统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置的变化不限于附着翼对车体角度的调节,附着翼本身可以设置一些部件可以形成动作变形等,用以减低车辆在不需要产生向下压力时的空气阻力。本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不做限定,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节能器,是在车体和附着翼形成一定角度时空气从其间流过,附着翼下速度较快会使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这样机动车就在运行中能把空气动力运用到行走系统和空调系统中,能够方便利用空气动力,能够在车辆行走时把空气动力运用到车用空调系统中制造冷量。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理结构视图。仅为一个特例。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有附着翼保温(1)、车体(2)、附着翼导管(3)、车体保温(4)、车体导管(5)、附着翼(6)等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节能器原理是在车体(2)和附着翼(6)间形成一定角度时空气从它们其间流过,在附着翼(6)下空气速度较快会使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在车辆运行时安装在车体(2)上可以调节角度的附着翼(6)和车体(2)形成一定角度时车辆运行产生的空气从它们其间流过,由于附着翼(6)下空气速度较快会使它们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为了传导产生的冷量在车体(2)上和/或附着翼(6)上安装有车体导管(5)和/或附着翼导管(3),为了防止产生的冷量散失在安装有附着翼导管(3)的附着翼(6)外侧和车体(2)内侧分别布置有附着翼保温(1)、车体保温(4)的保温材料,附着翼(6)可以做成固定的和可以调节的多种方式。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和已经浪费的能量,节省系统动力,本实用新型系统装置的变化不限于附着翼(6)对车体(2)角度的调节,附着翼(6)本身也可以设置一些部件可以形成动作变形等以减少车辆在不需要向下压力时的空气阻力。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不做限定,构成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不做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善骏,未经孙善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4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走行机构
- 下一篇:一种PVC立体透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