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气排放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14218.4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爱锐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排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其将手术室内麻醉机排放的麻醉废气排放到室外的废气排放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废气排放系统产品的工作原理大多是通过负压吸引源直接将手术室麻醉机和被手术病人呼出的废气直接排出到排放管路中,其系统复杂、制造成本高、吸引负压波动较大而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排放阀,其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产生吸引负压稳定而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废气排放阀,包括有:
一内开设集气腔的主阀体,主阀体的集气腔呈三通结构,其一侧开有用于接收废气的入口,该入口处设有一防污染阀;另一侧设平衡组件;又一侧开设负压腔;
一带有进气口、喷射口及射流驱动装置的射流式真空泵,该射流式真空泵旁侧的吸气口与主阀体的负压腔贯通。
所述的平衡组件由掺气阀、负压感受膜片、杠杆弹簧片组成,掺气阀位于主阀体集气腔与外界空气相接的通口处,负压感受膜片位于主阀体集气腔内侧上方,负压感受膜片的变形可控制杠杠弹簧片动作以启闭掺气阀。
所述主阀体集气腔的接收废气的入口接麻醉机排放口。
所述的射流式真空泵的进气口接压缩空气源。
上述的射流式真空泵可以采用现有的该类型设备,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便于操作,不需要任何原动机,可以直接用来抽送有毒或腐蚀气体。
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放阀主要用于配合手术室使用,将手术室内麻醉机排放的麻醉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该系统装置通过射流驱动装置产生负压,通过平衡组件稳定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系统结构精简、成本低;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放阀结构示意图(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放阀结构示意图(俯视剖面图)。
图3为废气排放阀主阀体平衡组件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放阀由主阀体1和射流式真空泵2组合构成。
所述的主阀体1内开设集气腔11,集气腔11呈三通结构,其一侧开有用于接收废气的入口12,该入口处设有一防污染阀13;另一侧设平衡组件(掺气阀14、负压感受膜片15、杠杆弹簧片16)。
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放阀主要用于将手术室内麻醉机排放的麻醉废气排放到室外,故上述的接收废气的入口12应直接或通过管路接麻醉机的排放口。
所述的射流式真空泵2带有进气口21、喷射口22及旁侧的吸气口23,内置射流驱动单元装置及射流单元装置。进气口21接射流驱动单元装置;射流单元装置的输出喷嘴直接带有喷射口22,该喷射口22可以连接排放管路直至室外;该射流式真空泵旁侧的吸气口23与主阀体的集气腔11贯通。所述的射流式真空泵的进气口外接压缩空气源。
参见图3,所述的平衡组件由掺气阀14、负压感受膜片15、杠杆弹簧片16组成,掺气阀由阀座、弹簧、壳体等零件组成。在集气腔内上部安装一负压感受膜片15,当集气腔内负压超过设定值,负压感受膜片被负压向下吸并产生变形,压迫杠杆弹簧片向下运动,从而打开掺气阀,空气从掺气阀进入平衡集气腔内压力,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负压感受膜片复位,掺气阀关闭。
主阀体1和射流式真空泵2的组合连接处应放置密封圈3,以保证整体装置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放阀的工作原理:从进气口21通入驱动压缩空气源,气流经过射流式真空泵在集气腔11处产生负压,(驱动空气压力越大射流产生的负压越大)将从麻醉机排放口吸入的麻醉废气吸入集气腔11通过喷射口22和驱动压缩空气一起通过排放管路排出。工作时,当集气腔11内负压过大时,可以通过负压感受膜片15变形通过杠杆弹簧片16打开掺气阀14,吸入外界空气以降低集气腔11内的压力,使集气腔11内压力保持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爱锐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爱锐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4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身碟伸缩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用的接线盒和二极管结构





